书名:《人间?庄子: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研究》
作者:郎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年9月第1版
页码:
ISBN:-7---6
作者简介
郎宁,年生,山东潍坊人。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潍坊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 《人间?庄子: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研究》以憨山德清的《庄子内篇注》为研究对象,认为《庄子内篇注》无论是在解庄的方法上,还是在义理阐释上,抑或是在其所达到的社会价值层面上,都构建了一套崭新的庄子学诠释思想,是晚明庄子学发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目录
序/罗安宪I
第一章 《庄子内篇注》的思想基石
第一节 憨山德清其人及其学术渊源
一 憨山德清生平
二 憨山德清学术著作
三 憨山德清的学脉关系及学术特色
第二节 《庄子内篇注》的理论背景
一 晚明时代政治背景及佛教丛林现状
二 晚明儒道学术发展状况
三 憨山德清注解三教
第三节 《庄子内篇注》的思想基础
一 以禅化儒
二 援佛入道
小结
第二章 齐物与逍遥
第一节 齐物以至逍遥:心与己的消解
第二节 忘己
一 庄子之逍遥义的转向
二 逍遥:无碍解脱
第三节 破我执
一 丧我:忘我——齐物之大旨
二 以明:照破——齐物之工夫
小结
第三章 宗师与养生
第一节 宗师以至养生:天与道的挺立
第二节 由人走向真人
一 人—真知—真人
二 撄宁与坐忘:入道之工夫
第三节 性者生之主
一 缘督以为经
二 养性而养生
小结
第四章 充德与应世
第一节 充德以至应世:心与命的归宿
第二节 虚心而涉世
一 虚者心斋
二 无用之用以及无用
第三节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一 德与形之间
二 破分别我障
第四节 止观不二以应世
小结
第五章 憨山德清注庄动机之再思考
第一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外在动因
一 明代士人之好《庄》风尚
二 明代道教学者陆西星对《庄子》的阐释
三 明代士人对佛教之态度
第二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内在动因
一 内在动因之根源
二 佛教内部之回应
小结
结语:憨山德清《庄子内篇注》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明朝以前主要注庄方法梳理表
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