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地摊经济”的流行,给城市增添了许多烟火气息,但“地摊经济”可不是最近才火的,街头熙熙攘攘的场景,是过去中国最常见的景象,甚至比现在还要热闹许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德清昔日的流动商贸,看看过去的德清人都是怎么摆摊的。
以前,市镇上的商品贸易大多是坐商经营,经营者都有固定的场所,或“店”或“庄”,其主营商品都有一定特色,较大的商铺还有牌匾、字号。
坐商固定在镇上做买卖,不能满足交通不发达的广阔乡村中人们的购物需要,于是一些经营资本少、肯吃苦耐劳的人,就挑担划船、走村穿户做买卖,形成了一支独具特色的流动商贸队伍。
货郎担
“拨鼓乡间摇叮咚,无须竭力叫卖声,莫道肩头苦负重,天地全在一担中”,这说这便是乡村货郎担。
旧时乡村较为闭塞,特别是乡村妇女大多不出市上街,有的甚至足不出村。货郎就以妇女、老人、小孩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这群人的需要配好商品,走村穿户进行销售。
挑担货郎肩挑的是前后二只篰,一只篰上放一方正的柜子,柜中有针、线、低档化妆品、香烛等杂货;另一篰上为一块方正的木板,板上盘着一堆“斩白糖”,板下的篰好比是个小仓库,里面存放着换取的实物和未卖出的一部分商品。
货郎进村不用叫卖,只需摇动手中小鼓,人们听到鼓声就知道货郎来了。女人忙着打招呼,小孩跟着货担跑,货郎停下担子,几分钱买几根针,几角钱买团线,商品交易就在门口前的晒场上或村口的大树下进行了。
若是小孩争着要吃糖,手头又无现钱,女人会从鸡窝里捉一个母鸡刚生下的鸡蛋,给小孩换上几刀斩白糖。一只鸡蛋换多少糖,货郎手中有数,一把长方形的铁片似的糖刀放在糖堆上,再用小鎯头叮叮当当一敲,糖就“斩”下来了。
这种以义乌特产的红糖为原料,经煎熬与反复拉扯制成的糖清香甜润,入口即化,在食物匮乏的年月,斩白糖是乡村孩子的美食。
由于货郎担经营的都是小生意,乡民俗称“换糖换针线”、“鸡毛换草纸”。每个货郎都有一定的经营路线和范围,地域相对固定,人地两熟,生意就好做。
如果村民要的货一时担中没有,也可嘱托货郎下次带来;若一时手头拮据,也可暂时赊欠,靠的都是诚信。
敲梆船
旧时,东部水乡有一种售货小船,以敲击梆子为信号,人称“敲梆船”。货郎挑担行走在路上,敲梆船则流动在河中。卖货人坐在船头,握桨划船。船头上的两舷间架着一管圆竹筒,即“梆子”,船进村中,卖货人就用木棒(或小木槌)敲响梆子,村民听到咚咚的梆子声就知道货船到了。要货的村民就聚到河埠,购买家中所需物品。货船比货郎担装载的东西要多,不仅有日用杂货,还有蔬果等食品。划敲梆船的大多是外地人,县内也有划船卖货的,主要是销售自产的豆腐、冬瓜之类较庞杂的蔬菜。专卖豆腐的叫“豆腐船”。凌晨做好的豆腐除店内有人坐堂出售外,还要有人划着小船,装着一板板的豆腐到各村去卖。豆腐船不敲梆子,而是高声呼叫“卖豆腐”,声音响亮而悠长。豆腐以黄豆为原料,村民可以用黄豆换豆腐,不用现钱。当天要吃豆腐的村民一旦听到“卖豆腐”的声音,就用大碗从豆袋(或豆筐)中畚出黄豆,走到河埠就可换回几块白嫩的豆腐,一般不用称,双方一估测就可成交,那是一种简单便捷的物物交换,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依然流行。下伸店
新中国成立前,市镇商业都为私营企业,年2-4月,德清、武康两县分别成立供销合作总社,此后,各乡先后建立基层供销合作社。年,由供销合作社主管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统一经营农村的商业批发业务。供销社设有百货部、棉布部、五金部、生产资料部、食品部、农副产品收购部等部门。为了方便偏远村落的人们购买生活日用品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供销合作社在距离乡镇较远的村开设了零售门市部。这种门市部以一、二间平屋为店,配备一二名员工,向当地村民代售代销供销社的商品。由于这种店是由供销社延伸出来的,人们称之为“下伸店”。下伸店不仅是村中的一个商贸点,也是村中的一个公共活动平台,常有三五成群的村民聚在小店门口天南海北地闲聊,或通商品信息,或谈时事新闻。乡镇上的供销社虽然都有固定的门市部,但农忙季节特别是夏收夏种(俗称“双抢”)期间,都要组织员工下乡售货,或肩挑或船装,装载着百货、食品和农用物资进村庄、走田头,进行季节性流动售货,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这种临时性的商业延伸服务也深受农民欢迎。售货车
以车售货在西部山区较为流行,早期的售货人大多都推着独轮车、拉着双轮车,翻山越岭,沿着弯弯山路出售小商品。
随着陆路交通发展,乡村小路渐渐改造成了公路,机动售货车在县内盛行起来。由于机动车装货量一般比人力挑装的要多,且行走快,逐渐流行。在东部水乡,货郎担、敲梆船等流动售货商贩也渐渐改用流动售货车了。
最早出现在乡村中的机动售货车是拖拉机,后拖箱里装满了食品、百货,一村一村地卖过去。
后来,逐渐改用小型拖斗汽车,出售商品也逐渐增多,不仅有卖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也有卖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等商品的。卖蔬果食品的车一般都在上午沿村叫卖,准时到村,这在西部山区较多,深受村民欢迎。
过去这些流动商贩的存在,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大家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如今,“地摊经济”回归,是否唤起了你对家乡生活的美好回忆呢?最近县内各个精彩纷呈的主题市集火热进行中,大家趁着夏日美好时光也可以走一波咯~
莫干山“莫名其妙的市集”
乾元“书香古韵弄里寻味”小镇市集
新市人家门口的夜市
??
“湖色生鲜”二都小镇夜市??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