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历史
寄情莫干
——德清县实验学校中队假日小队
走进黄郛文治藏书楼
莫干山下,洋溢民国风情;庾村街头,流传一人故事。有一条路、一个农场、一所学校、一间藏书楼,皆与一人有关,那便是黄郛。近日,德清县实验学校中队假日小队走进黄郛文治藏书楼,进行了“感悟历史、寄情莫干”的主题研学。
年,黄郛创办莫干小学。如今,门票上的“叁拾贰”,是在缅怀历史。
莫干小学的校训——“勤俭忠慎”,放在今天,依然极富价值和现实意义。
“受诸社会,报诸社会”,黄郛秉持并践行着,文治藏书楼将全部书籍开放给民众,以提高国民之素养。
从黄郛创办的农场到如今的文创基地,新农村建设,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
十年树木,雪松与冬青,是黄郛夫妇栽下的记忆;百年树人,文治藏书楼,是黄郛夫妇栽下的文化之树。
通过“感悟历史、寄情莫干”的研学,中队的队员们既增长了民国时期的认识,又学会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既体会到德清之变、家乡之美,还增进了爱我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另外,中队的队员们深切地感悟到,能穿越历史长河的惊涛骇浪,经久不变、历久弥新的是知识与文化。队员们暗暗下定决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将知识与文化,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
队
员
感
想
●
今天,我来到了黄郛故居。黄郛的家犹如一个博物馆,美丽且有趣!
当我们踏上那一级级的石阶,我们的“寄情莫干”之旅便开始了。我们首先走进故居旁的展览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丹青妙笔、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首饰用品映入我的眼帘。突然,我们看到了一副与众不同的“抽象作品”。这是在画什么呢?我们的脑海不经意间冒出了这个问题。蓝白相间的画布上写上了无数的名字,这些名字好似用白油漆喷上去的,十分有趣。讲解员阿姨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于是告诉我们道:“这些是无数人的签名画啊!”我们恍然大悟,原来答案如此简单!
看完了展览馆,我们又去了黄郛真正的家,据说他家里的“文物”十分丰富。刚进门,我就看到了很多,果然名不虚传。讲解员阿姨向着门前的两块砖说:“这可是有着90—年历史的砖头。”一路讲解,我知道了多如牛毛的知识,可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黄郛故居前的那棵雪松。这一棵雪松“胸围”厘米,这棵雪松很粗,需要2个大人才能将它抱住,它已经存在年了,却仍然生机勃勃,可见生命力之旺盛。
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了许多与黄郛故居有关的历史典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让我们一起“感悟历史,寄情莫干”吧!
——中队罗书怡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了位于庾村的黄郛故居。一进楼,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做工精湛的首饰,漂亮极了。我们踏着有九十多年历史的地板,循着历史的脚步往里走,便看到了许许多多名人的字画,画上的内容,栩栩如生,旁边还有一块签名板,上面签了很多名人的名字。
穿过大厅我们来到了院子看到了两棵高大的雪松,听讲解员的介绍,这两棵松树好比是黄郛和沈亦云,左边的是黄郛,右边的是沈亦云,相互陪伴。
通过此次参观,我了解到了一些我们身边不曾知道的历史,更加深了我对莫干的向往。
——中队王一
在我们德清,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地方那就是黄郛故居。
这是一座由德国建筑师于年建造的房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惊讶,好大的房子啊!听讲解员说蒋介石夫妇当时也经常来这游玩,大门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这黄郛藏书楼的由来,紧接着有多种蝴蝶标本,很多藏书,还有一个制作版画的手工作坊,上了二楼就是黄郛和夫人沈亦云的卧室,外面有一个大阳台,到了阳台一望出去就是两颗参天大树,据讲解员介绍,这两棵大树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左边的是青松,代表着男孩,右边的是女贞,代表女孩,这两棵树当时黄郛夫妇亲手种下象征着他们俩忠贞不渝的爱情,很是感人!
就是这么一座历史悠久的房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队马正皓
今天,我参加假日小队活动,参观了文治藏书楼,文治藏书楼位于莫干山庾村,它属于黄郛和他的夫人沈亦云。从入口进去,有一串长长的石阶,石阶尽头的左侧是昔日的蚕种场,右侧就是文治藏书楼了。进了文治藏书楼,会客厅、书房、餐厅等装修精美的房间让我们目不暇接,房间内各式各样古老的而又精致的生活用品,让我们讶异不已。上了二楼就是黄郛和夫人沈亦云的房间了。黄郛的卧室大气又简洁,宽敞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些文件、书刊,一旁的柜子里放着他生前所用的各类物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6支烟斗,它们记录着他政坛上的失意,同时也记载着他背负的无数骂名。右边就是沈亦云的房间,与黄郛的相比,沈亦云的房间就精致多了。只见一件墨绿色的旗袍挂在床边,据讲解员所说,它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想必沈亦云生前也有许多这样华美的旗袍吧。出了房间,来到诺大的阳台,发现两棵参天大树挺立在藏书楼前面,黄郛卧室前的那颗是一颗雪松树,拥有伟男子的气概;沈亦云卧室前的是一棵冬青树,又名女贞,想必是形容拥有美好节操的妇人。它们“男左女右”,交相辉映。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国民党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我也感受到我国民国风情的独特。
——中队陈鹿芩
今天,我和伙伴们去了莫干庾村的黄郛故居。黄郛是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黄郛的故居十分隐蔽,在庾村的一个角落。如果不仔细找,那就很难发现他了!院子周围十分寂静,几面墙上爬满了生机勃勃的爬山虎,墙壁明显有岁月感。
走过石台阶进入这座大洋房,映入眼帘的是那柜子里的扇子,每一把都很精致。我们还参观了会客厅,小书房,还有黄郛和他夫人沈亦云的卧室。
故居前院还有两棵参天古树一雪松,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还是那么郁郁葱葱,我想这就是代表着黄郛和他夫人的美丽爱情吧!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也知道了很多历史知识。我为我身在莫干山而感到骄傲!
——中队田俞馨
今天和同学相约来到莫干庾村。走上石梯,会看到一处历史悠久的房子,那就是黄郛故居。始建于年,由一位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满满的民国风情。走进房门,进入眼帘的是翩翩飞舞的蝴蝶,在尽情展示美丽的舞蹈,热情的迎接每一位来客,可惜只在画框中。穿过蝴蝶的海洋可以看到一些版画工具及一幅幅画,栩栩如生,一阵风吹过,好像画中猫咪身上的毛发在轻轻摇动。
不知不觉中,又经过了厨房、卧室和会客厅等,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不少关于黄郛的历史故事,也丰富了我们的地方历史知识。
——中队叶文清
今天我们班的假日小队来到了庾村的黄郛文治藏书楼参观。
我们由一条十分隐蔽的石头小路沿阶而上,一走进去里面别有洞天。会议室,书房,客厅,厨房都宽敞且明亮。二楼主次卧连通一个阳台,抬头就能看到莫干山的秀丽风景。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黄郛先生和他夫人沈亦云在这座房子里的些许故事,一楼院中有两棵“松柏”,男左女右,现在已经一百多年的参天大树,象征着他们的感情。
黄郛和他的夫人在这里隐居了八年,一直致力于农村建设,修建了蚕种场和学校,与我们当地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庾村有两条路都是以黄郛先生命名的。
这里让我学到了许多的历史知识,我以后要多感受生活,感悟历史。
——中队许暄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参加了假日小队文明活动。我们参观了黄郛和他妻子沈亦云的藏书楼。
楼里有许多精致的首饰,非常漂亮,边上还有一个宽敞的客厅。走下楼梯,我们踏着有九十年历史的地砖来到花园。花园里有一棵一百一十多年的雪松,和一棵冬青。雪松代表男的,冬青代表女的。
讲解员阿姨给我们看了以前的藏书楼,以前的藏书楼很破旧,经过一番精心整修,现在的藏书楼尽显民国风情。
——中队姚雨淳
今天我们来到了莫干山黄郛先生曾经的居住地,在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院子一共有两幢小洋楼,中间有棵巨大的古树,至今有一百一十九年的历史了,房子里还保留着许多当年黄郛先生夫妇看过的书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等等,墙上还贴着黄郛先生和蒋介石先生曾经的合影,右边那间房子里有许多的名人书画,奇珍异宝,这次假期小分队活动让我们了解了我们中国的历史,我们莫干的历史。
——中队李想
德清县实验学校
供稿供图:沈一红
审核:蒋奕
技术支持:湖州德睿教育
往期精彩推荐
○《小猪唏哩呼噜》第3辑
○体验健康珍爱生命——中队参观德清市民健康体验馆侧记
○归传统·扬文化·中国味·中国年——记县实验学校中队幸福小队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