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年SARS病毒吗?
记得禽流感H7N9吗?
记得兰州实验室布鲁氏菌感染吗?
以及如今正在撒野的新冠病毒。
这无不提醒着我们“生物安全”就在我们身边。
SARS病毒感染事件
秋冬季节属于禽流感高发期
什么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为避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相关人员、公众的危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实验室研究的科学性或者免受实验因子的污染,采取包括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配备物理、生物防护设备,建立规范的微生物操作技术和方法等综合措施。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党中央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问题成为了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德清县疾控中心检验所主动防范可能出现的生物安全事故,培养科室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9月9日上午检验所在PCR实验室开展了生物样本台面污染的应急处理演练。演练过程如下所示:
1.实验员在分装新冠样本因操作不当,造成样本洒溅2.实验员汇报上级,实验室负责人指示完成后续操作
3.具体操作流程1.取消毒湿巾覆盖在实验台面污染处。
2.喷洒含氯消毒剂在消毒湿巾上,并作用30分钟。3.将吸附巾扔入安全柜内黄色垃圾袋。
4.再次用消毒湿巾消毒处理,最后用75%酒精喷洒安全柜。
4.实验员更换手套,关闭生物安全柜,进行紫外消毒演练结束后由分管领导范建良书记、检验所所长曹芳红对此次演练进行了总结。
首先,所有的生物安全问题均是底线。一旦突破底线,造成的后果将无可避免。因此,我们要守住底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其次,要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只有在点滴小事中反反复复,长期坚持,方能养成良好习惯。
最后,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力度,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将实验室感染事件扼杀在摇篮中。
总结德清县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侦察兵们”脚踏实地,走在前列,不忘初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坚决不踩生物安全的红线。同时,在经过一次次实践和培训后,大家都增强了的生物安全意识,完善了自我生物安全体系,强化了自我素质修养。因此,“侦察兵们”在与新冠等重大传染病斗争过程中才敢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保卫着自身和大家的人身安全。
-END-
来源:德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