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正式升格为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的县级龙港市,全国第一例“镇改市”,终于实锤落地。
龙港“镇改市”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第一次,但也透露出一些新的看点:
1中国并未出现“镇级市”这一行政级别
此次,龙港仍以“县级市”的身份出现,这无异于是将母县(苍南县)一分为二,其上级地级市温州,又多了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并未如之前所期望的,出现“镇级市”这一行政级别。
目前,中国大陆的“市”,仍然是:“直辖市(省级)—地级市—县级市”三级。
而在中国台湾地区,市则有“直辖市(台湾有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都)—省辖市(桃、中、南、高县市合并升格后,台省尚存新竹、嘉义2个省辖市!)—县辖市(如:云林县斗六市)三级,一般情况下,县城及经济重镇都是县辖市,与乡、镇同级别。
除台湾地区外,日本的行政区划也是“县(都、道、府)—市(区)—町”三级,市相当于乡镇的级别,县比市要上一个行政级别,如:日本人口第二和第四大市:神奈川县横滨市、爱知县名古屋市。
2下一个“镇改市”,花落二道白河?
“镇改市”早在年就已提出,当年全国共有地申报“镇改市”,有62个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但是,最终“镇改市”试点名单落子很谨慎,只拟定了两个镇: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和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龙港和二道白河的共同特点是:
1、非县城,且远离县城,或不在县城拓展区范围内;
2、经济发展超越县城,龙港(全国百强镇第17名),亿的GDP总量,相比县城灵溪镇(全国百强镇第45名)优势明显,若继续留在县里,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3、所在母县远离上级地级市中心,“镇改市”后,能成为地级市的副中心城市。
龙港在“镇改市”之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与它隔江(温州第二大河流鳌江)相望的平阳县鳌江镇(全国百强镇第76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25万,鳌江两岸两大重镇面积总和平方公里,75万人口,共同组成了仅次于温州主城区的“平苍副中心”。
龙港镇下一个最有希望“镇改市”的二道白河,作为长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所在地,先后吸引了万达、万科等大开发商在此建设了度假综合体项目,目前已是仅次于大连的,东北房价第二高的“城市”。
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
3全国百强镇排名靠前的集体蠢蠢欲动
但有望复制“龙港模式”的寥寥无几
龙港在年的全国百强镇中,排名第17位。并非全国最强镇。那为什么排名更靠前的16个镇,不能“镇改市”呢?
1、县城(市辖区、县级市的行政中心)不能“镇改市”。
这就好比广州、武汉、成都、南京等省会城市,不能成为直辖市一样。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以及作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青岛,才最有希望升格为直辖市。
年全国百强镇中,排名第1、3、13位的昆山市玉山镇、张家港市杨舍镇、苏州吴江区松陵镇,就是所在县(区、市)的“县城”。这类强镇最有可能的归宿,就是撤镇并拆分成多个街道,比如:年苏州市吴江区就调整了行政区划,撤销松陵镇,拆分设立了松陵、江陵、横扇、八坼4个街道。
2、已完成全域“撤(县级)市设区”的地级市,不会再复辟设“县级市”
广东省广州市,原本辖有番禺、花都、从化、增城4个县级市,佛山市,原本也辖有南海、顺德、三水、高明4个县级市,这些县级市都已经“撤市设区”,成为大广州、大佛山的市辖区了,应该不会再复辟设“县级市”了!广州、佛山旗下排名全国百强镇第2、4、6、9、19名的南海区狮山镇、增城区新塘镇、顺德区北滘镇、南海区里水镇、南海区大沥镇,“镇改市”无望,但也不排除这些镇,未来从母县中独立出来,单独再设一区。其中,夺标呼声最高的当属新塘镇,它极有可能成为广州的第12个区。正如,广州市南沙区从番禺区分拆出来,深圳市龙岗区从哪个宝安区分拆出来,坪山区又从龙岗区分拆出来一样。
3、不设市辖区,直接“市管镇”的地级市,也无望“镇改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原来由单一县域直升地级市,不设市辖区,直接“市管镇”的。旗下排名全国百强镇第7、8、16、18、20名的东莞市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塘厦镇、常平镇,通常一个镇的经济总量都超过了很多地级市。比如:东莞虎门镇,GDP超过亿元,单看GDP,已超过海南三亚、广西贺州、湖南张家界等众多地级市,但就是设不了“市”,因为在东莞、中山市的行政体制内就不存在“县”级单位,未来的出路也许是“母鸡带小鸡”,由超大镇带周边若干个小镇,设立市辖区,整个东莞,也就像原深圳关外从只有一个宝安县,到如今分拆出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大鹏6个区一样。未来东莞市极有可能按照现有6大片区(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滨海片区、水乡新城片区、东部产业园片区、东南临深片区)的划分,设立菀城、松山湖、虎门、麻涌、常平、塘厦6个市辖区,其中,东南临深的塘厦区,整体并入深圳市的概率相当高。
撇除上述无望“镇改市”的百强镇,排名在龙港前面的,也就张家港市金港镇、吴江区盛泽镇、吴江区同里镇、昆山市花桥镇、乐清市柳市镇、瑞安市塘下镇这几个了。
(1)金港镇,是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型保税区,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张家港保税区所在地,张家港从当初的沙洲县改名为张家港市,全靠这个金港镇的张家港保税区了,如果它独立出去“镇改市”,张家港就亡了!
(2)吴江区盛泽镇,原本是江苏省最具“镇改市”实力的。它与松陵镇一起,形成吴江一南、一北两大重镇,盛泽,非县城,且远离县城(松陵),亦不在县城拓展区范围内(吴江区同里镇就在“县城”松陵主城区的拓展区内,肯定无望“镇改市”);经济发展超越县城,无论过去(盛泽本身就有“中国绸都”之美名),还是将来(县城松陵已一拆四,盛泽位于苏浙交界处,沪苏湖高铁在此设站),都具备成为苏州大市的一城市副中心的实力。只是母县吴江整体已并入苏州多年,成为苏州主城的6大市辖区之一,盛泽再划片出来,复辟县级市的可能性极小,且吴江除县城松陵外,“当红炸子鸡”是黎里镇(汾湖高新区),因为汾湖地处沪苏浙二省一市交界处,规划有高铁苏州南站枢纽,又划入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因此吴江即使分治,最有可能的是先分出汾湖区,除非吴江一分为三,否则盛泽无论是设区还是建市,可能性都不大。
(3)昆山市花桥镇,临沪第一镇,也是唯一与魔都上海直通地铁的镇,好比帝都旁的燕郊,但要“镇改市”,毫无可能!昆山若放了花桥,就要失去稳坐十数载的全国百强县桂冠了!
又否决掉排名靠前的4镇,最终留下了乐清柳市镇、瑞安塘下镇这2个,又都是地级温州市下辖的镇了。不得不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模式”,孕育了这些经济强镇。但为什么龙港会优于柳市、塘下,率先“镇改市”呢?柳市、塘下,有没有可能步龙港后尘,紧随其后“镇改市”呢?笔者认为可能性也是零。
因为乐清市柳市镇所在的柳市-白象片区,过G15高速公路温州大桥,一江之隔就是温州市中心的鹿城区和龙湾区,而瑞安市塘下镇,也是直接毗邻温州市中心的瓯海区和龙湾区,两者皆在“S10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围合的温州市主城区范围之内。作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温州,吞并其下辖永嘉县、乐清市、瑞安市的企图心由来己久,尤其是在建的市域铁路S2线,已将主城北面的乐清、南面的瑞安与“城市东进”的主战场龙湾区和瓯江口新区连成一片,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放手柳市、塘下,再多出两个“县级市”行政单位呢?
综上,龙港“镇改市”,放眼全国,都只是一个特例,“镇改市”目前,还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下一个,最多也只能是远在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了,其他百强镇,洗洗睡吧!
附:年时,疯传的浙江省有望“镇改市”的特大镇名单(共27个镇)
衢州:江山市贺村镇
舟山:普陀区六横镇
丽水:缙云县壶镇镇、温溪镇
湖州:吴兴区织里镇、德清县新市镇
绍兴:诸暨市店口镇、绍兴县钱清镇
金华:东阳市横店镇、义乌市佛堂镇
台州:温岭市泽国镇、玉环县楚门镇、临海市杜桥镇
嘉兴:桐乡市崇福镇、嘉善县姚庄镇、秀洲区王江泾镇
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余杭区塘栖镇、桐庐县分水镇、富阳市新登镇
宁波:象山县石浦镇、慈溪市周巷镇、奉化市溪口镇、余姚市泗门镇
温州:苍南县龙港镇(龙港、鳌江合建一市)、瑞安市塘下镇、乐清市柳市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