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随着德清经济的不断发展,居住在德清武康城区的在册新居民达到了多人。作为新居民,要真正的融入德清,少不了文化层面的融合。
通过摸底调查,在育才学校存在大多数新居民子女希望学习德清地方文化,更好融入德清的需求。和家社工在德清县民政局、德清县社区发展基金会、德清县育才学校的共同支持下,开展“新居民子女学习德清地方特色文化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德清“防风文化”、“游子文化”、“莫干百年”、“方言文化”4个主题向新居民子女传播德清地方特色文化,为新居民子女学习德清地方特色文化搭建平台,帮助新居民子女增进对德清地方特色文化认识与了解,从而促进新居民子女更好更快地融入德清,使其在第二故乡成长成才。
防风古韵文化德清下渚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德清县城东南,面积约为36.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朱鹮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国家野生大豆保护区、浙江省50个最值得去的景区之一、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防风氏是我国远古时代防风国的先民首领和治水英雄。防风祠位于下渚湖风景区境内(三合乡二都集镇),建于距今多年前的西晋,里面供奉的是治水英雄防风。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是防风氏的祭奠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办盛大的祭奠仪式,祈求风调雨顺,穰穰满家。
德清县三合乡防风山的防风庙,始建于西晋元康年间(-年),"邑令贺循建"。梁任昉的《述异记》中不仅提到"防风庙"是"土木作其形,龙首牛耳,连眉一目",也最早记述了祭防风之情景,"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防风山南麓的秋祭防风活动,在旧历八月廿十五前后各一天(即廿十四、廿十五、廿十六)举行,历代官民都十分重视。秋祭防风,先由官祭,经过"埋眚"、"起眚"、致祭等仪式后,出殿巡行。各社各就各位,旌旗招展,集合于庙会广场;老龙在前,青龙在后,台阁、高跷、马灯,摆开道子;"四弟相公"前有硬牌执事;钢叉开道,鸣锣放铳;巡行队伍中还有各种龙灯、渔灯、马灯,称为"龙灯会"。街上三处拳会,表演钢叉、顶缸与各路武术。巡行至桂花厅,则用当地土产的熏豆茶"坐茶"、"供茶";有的地方还要搭浮桥而过。
此次新居民子女学习德清地方特色文化项目的课程主题是《防风古韵文化德清》。十一国庆期间,同学们请家长带他们去游玩了部分我们德清特色的景点,课堂开始前老师请同学们分享了游玩下渚湖的见闻,孩子们特别积极的举手发言,将自己看到的下渚湖告诉老师,与大家分享。没去过的同学有点失落,对下渚湖充满了向往,接下来老师在课堂上带同学们去游玩了解了下渚湖的美景,听听了防风氏,防风祠,防风祭的由来。
最后,老师和社工特意准备了下渚湖防风茶中的烘豆请同学们品尝。大家都吃的津津有味,有些同学还用纸巾包好想带回家请父母品尝。后期,和家社工也将继续携手育才学校为新居民子女学习德清文化提供助力。
扫码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