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像普通的海绵产品,但却是当今国际最先进的绿色防火隔热材料,在国内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在位于德清乾元镇新材料园区的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浦森3号”产品的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夏燕指着一箱箱准备发往国外的产品自豪地说道。
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耐火材料生产。这些年来,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极大提升普通保温材料的附加值,尤其是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的系列超低温保温材料,在国际同行中拥有话语权。
在这个占地只有25亩的新厂区内,“浦森3号”新产品的开发让公司的亩产值从年的40多万元,猛增到现在的多万元。“这得益于德清历年来开展的‘亩产英雄奖’的引导,亩均效益为企业做大做强提振了信心与激情。”如今,像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亩产英雄”在德清已经成为一道风景,这是德清强化工业“亩产论英雄”的一个缩影。
早在年,德清就出台了《德清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办法》,提出了“亩产英雄论”。在工业企业中实行“土地亩产税收贡献”奖排名,位列前十名的亩产税收贡献企业,在全县经济工作大会上,披红戴花请到主席团就坐表彰奖励,这个形式一直持续至今,为造就更多的“亩产英雄”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说起“亩产英雄”,县经信委主任陈永明至今记忆犹新。
与此同时,德清积极开展工业企业“亩产论英雄”大比武,每年对亩产税金排名前30家企进行奖励。还顺势启动“闲置土地与低效用地”专项整治,按亩产排名对被纳入低效利用土地“黑名单”的企业给以不可拿地、没有优惠政策、年底不能评先进等一系列惩罚。
有了“亩产效益”的风向标,加上县财政每年安排工业税收的10%作为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企业加大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德清的企业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零土地技改招商、腾笼换鸟等向节约集约要效益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下子从默默奉献者,成为大家学习的明星。去年,规上工业企业的税收净收入从年的每亩7.91万上升到每亩8.27万元。
去年,德清出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工业强县的若干意见》中,对已经设立的土地亩产税收贡献奖作了调整,奖励面更广更高,鼓励更多“亩产论英雄”涌现,鼓励更多企业节约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品附加值。“亩产”思路也有效转变了德清的招商方式,招商思路从“引资”转变为“选资”,重点突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商。把目光瞄准到投资强度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和项目,成为招商新格局。为此,县里还专门对“大好高”项目给予了明确界限。
陈永明告诉记者,连续多年的“亩产论英雄”,使德清企业越来越注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今年在全面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过程中,对全县规模以上及拥有土地3亩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并在用地、用能、排污、税收、信贷等方面,制定生产要素分配差异化政策,助推企业寻找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目前,德清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占地少、亩产高的“亩产英雄”群体,全县工业呈现出少用地、高投入、高产出、高税收的新型工业化态势。
(《湖州日报》11月9日头版记者王力中)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