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沈晓颜通讯员沈阳
共同富裕路上,外来务工人员同样不能掉队。日前,发现都市圈来到了德清县阜溪街道,这里是国家级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块所在地,来自全国31个省市、37个民族的外来务工人员近5万人在阜溪工作、生活。
为了让这批人在异乡实现个人成长、家庭致富,阜溪街道专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打造“同心同行”新居民特色品牌,推动地域、民族的融合,合力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03:11营造便民利民高品质生活
11月25日一早,阜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充满了欢声笑语。舞蹈室内,新居民阿姨跟随音乐律动翩翩起舞;健康养生堂内,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理发、拍摄证件照,暖意融融;中西面点培训教室内,“阜溪好婆婆”正在教授新居民制作德清家常菜——鲫鱼豆腐汤,视频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让忙于工作的新居民也能通过手机实时收看……
把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称之为“新德清人之家”,一点都不为过。这里配备了文明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书房、志愿服务多功能室、文明宣讲室等21间大小场所,设施设备先进,教育网络健全,融多种功能于一体,为辖区内3个社区6个行政村和近家企业的7万余人提供志愿服务培训。
“依托完善的场地和设备,我们常态化为企业提供各类技能培训、为暑期小候鸟开设暑期班、为少数民族开设文化艺术交流场地等。”阜溪街道党工委委员夏赛祎介绍,除此之外,城市书房、儿童活动室、垃圾分类讲堂等功能区,为外来务工人员及本地居民儿童的课余时间,提供了寓教于乐的好去处,尽心尽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务体系。
新老居民的和谐共融,是德清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该县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先行示范的重要基础保障。一直以来,德清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合作等工作,尤其是阜溪街道创新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断提升“新居民”创业致富带富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打造“同心同行”共富品牌
“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也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阜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首家街道层面的非公募基金会,幸福阜溪公益基金已走过四个年头,募集资金超过万元,总支出万元,引入和孵化社区社会组织15家,支持开展公益项目个,树立经济社会各领域先进标杆人次,受益群众覆盖率达到76%以上,初步形成了全员携手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机制。
在带动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阜溪街道依托幸福阜溪公益基金,设立“同心同行”单项基金,通过开展首届新居民节、小候鸟看德清、新居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旨在引导新居民家庭融入德清,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们不仅致力于德清本土的共富,也主动走出德清,来到新居民的家乡开展乡村振兴等活动。”夏赛祎介绍。去年以来,阜溪街道制定同心同行工程实施方案,按照“稳一人就业、助一户小康”“传一方理念、助一地振兴”的目标,先后赴贵州省纳雍县董地乡、安徽省黟县宏谭乡等地,通过设立对口人力资源服务站、开展村社区书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接下去,阜溪街道将继续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成德清展示共同富裕、民族团结的标识性窗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老居民广泛参与的形式,进一步团结在德清的广大“新居民”和各民族人民,让在德清的新老居民和各族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创和谐幸福德清。
编辑: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