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来路
我县城市公交尚未起步,
出行还要靠摆渡。
那条去往河对岸的摆渡船,
在记忆中依旧那么清晰。
慢慢地,
德清交通变得便捷,
每一张车票都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点滴中尽是这个城市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城市公交处于空白状态
城市公交是客运的延伸,我县客运历史起步于上世纪初,年余杭镇至上柏镇开通了旅客运输线。那时武康还没有通车。
年杭长路竣工,杭州至湖州通客车,途经武康。以后历经战乱,客运几乎停滞不前。
民国十九年(年)七月,浙江省公路局在杭州城站火车站和莫干山车站专备联运车,往返于杭州与莫干山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清的公交只是长途客运。直至改革开放前,德清人除了出差坐客车,往来城镇间主要还是以轮船、拖拉机为主。城区内则以自行车、步行往来,城市公交还处于空白状态。
改革开放后
城市公交秩序需规范
改革开放后,经济日益活跃、城市逐渐扩展,班车客运经历了较大的起伏。
年,县内客运线路班车主要由湖州汽运总公司德清分公司和德清县旅游服务公司两家运营,共有跨省班线6条,跨市(地)班线19条,跨线班线5条,县内班线27条。
▲老县城城关镇德清汽车站(德清大桥旁)
年开始,农村客运班车迅速增加,特别是四轮农用客车逐年增加,至年已达辆,客运班车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形成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
年—年
城市公交展新形象
年2月1日上午,我县举行武康城区公交车开通典礼,德清历史上首次有了城市公交客车。
▲年2月1日,由大客车、小轿车组成的巡游队伍
这是我县交通改革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我县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城市公交为市民出行的便捷、城市品位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外开放良好形象的树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年2月1日公交开通后,免费试乘3天
年1月18日,德清至杭州城市公交正式开通运行,这是国内首条跨城市公交路线(k)。
▲年1月18日,居民许伯庸成为首个登上“K”城际公交车的乘客
年,我县投入多万元购置91辆校车,专门接送往来城乡学生,成为全国校车安全的一个样本,在全国得以推广。
▲来往于城乡的校车
“德清校车”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特殊形式的公交,成为德清形象新名片。
年至今
公交服务品质提升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一年比一年多。然而,由此造成了城市道路变得拥挤,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些新问题,我县不失时机地倡导绿色公共交通。
▲年12月18日,我县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用
年12月18日,我县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用,首批辆公共自行车向公众开放。公共自行车为公众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它是城市短途出行选择,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年8月31日,德清县启用首批10辆纯电动公交车。
年11月18日,德清县莫干山民国风情旅游专线正式开通,这是一条全省唯一车景结合的民国风情专线。全面打造与国际化田园山水城市相匹配的高品质旅游运输服务环境,我县公共交通至此进入“游运一体”新时代。
张锦国摄
年12月27日17时,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三期(丰潭路—良渚)开通试运营。隔日12月28日,德清至杭州公交线在“彭公”和“汽车北站”两个站点之间便新增“地铁杜甫村站”,无缝对接杭州地铁2号线。作为线的辅助公交线,往返于德清至杜甫村站的A区间线也在同一天正式开通。德清在第一时间迅速抢抓融杭工作机遇,德清城区和杭州城区的直达、快捷联系进一步加强,真正走出了德清公共交通融杭“加速度”。
公交服务品质提升离不开公交车的更新换代。年至年,我县共更新纯电动公交车辆,在全县公交车辆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52%。低碳环保的城市公交车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能源车,全县绿色出行比例大幅上升,绿色低碳出行成为社会新风尚。
王正摄
年
公交“三个全覆盖”
年,公交“三个全覆盖”列为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交通运管部门对照年度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快速推进。4月1日,城乡阶梯票价线路实行2元一票制,全县公交线路移动支付全覆盖;7月1日,城区公交票价调整,实现全县公交2元一票制全覆盖。年底前,还将新购置辆以上纯电动公交车,实现全县纯电动公交全覆盖。同时,交通运管部门也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改善我县公共交通行业服务面貌,城市、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
蔡俊摄
回望来路,不忘初心;
风雨征程,城市变迁。
德清公共交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也使城市变得更有品位。
我们也倡导每一位市民,
爱我德清,绿色出行,
一起让公共交通更美更优~
-END-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不详。
编辑:刘宇波
审核:吴薇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