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江苏省海安市海安街道旺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大学生志愿者在给社区老人讲解手机的各项实用功能。翟慧勇摄(人民视觉)2月17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社区志愿者向老人宣传健康信息登记有关规定。葛宜年摄(人民视觉)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福利院利用大数据分析管理,为该院多位老人安装智能监测仪器,建立智慧养老健康管理平台。图为在院老人在监测平台上的身体状况信息,家人可通过手机查看。姚海翔摄(人民视觉)扫码点餐、在线挂号、网购车票、网约车出行……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不收现金、打不着车、没有健康码无法乘坐公交车的尴尬场景时有发生。而常常感受到这种尴尬的,恰恰是最需要社会提供便利的那群人:老年人。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却也给众多老年人带来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老年人如何适应,谁来帮助老年人,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解的题。不会智能手机难处多“下回再买票的时候,让我看着点,你教教我。”这句话,小周已数不清听了多少回,可他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到操作的时候就抛诸脑后。小周告诉记者,退了休的母亲想学着从手机上买票。他知道母亲并不是怕麻烦自己,动动手指头的事而已,更重要的是对手机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感到新奇,她想跟上年轻人的步伐,不想被时代抛弃。其实小周也不是没教过,只是母亲学得慢、忘得快,输入车站、选择日期、查询车次、选座、支付,自己一分钟就能搞定的操作,要教上好几遍,母亲总能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退回上一步、在哪重选日期……他以为界面清晰、操作简便,可是在年老眼花的母亲那里,每一步都充满障碍。当手机软件成为主要的购票渠道、纸质车票逐步取消时,对老年人而言,这意味着一个近乎全新的时代悄然到来:不仅是网购车票,非现金支付、扫码点餐、线上挂号、网约车出行……移动互联网时代,离了智能手机,几乎是寸步难行。这种无奈,医院更是常见:“来了才知道,看病还得预约,一大早赶公交车过来,连个号都挂不上。”医院大厅,魏先生老两口一脸茫然。“老伴儿肠胃不好,早上过来想找个专家给看看,一问才知道,专家号早就约满了。”魏先生说。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病人可以通过现场自助机器、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qingxzx.com/dqxw/3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