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啊,欢迎来到天风的小茶馆~
上次我们说到,在赢得了与自己的姨夫蒙德福特为首的“议会派”内战胜利后,为了能够为自己未来的改革获得更多的政治和道义资本,当时还是王子的爱德华一世决定参加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新召集的“十字军东征”。因为英国并不在欧洲大陆,外加上这筹款筹粮筹军队也得需要一些时间。所以,等到爱德华一世赶到欧洲本土的时候,不但路易九世已经在突尼斯染病死了,法国的十字军都已经从突尼斯撤了回来。爱德华一世当时也是觉得这事挺挠头。
但是咱们别忘了呀,路易九世那位弟弟,这次东征实际的策划人“安茹查理”还在呀。我们用脚后跟想也能想出来,现在最不甘心的其实就是“安茹查理”。为啥呢?还用说嘛。本来“安茹查理”是想通过他哥哥路易九世挑头,完成一场又“经济”又“适用”的简装版“东征”。这样名声不但好听,自己还不用多出钱出力。但现在的结果是:这钱不但没少花,哥哥路易九世还搭进去了。如果这时候自己也打了退堂鼓,我“安茹查理”可就真成一个大笑话了,以后没法再在欧洲大陆混啦。好在这时候爱德华王子带着队伍来了,而且听说这位英国王子还很能打,我的武力值也不低呀。爱德华王子也想立功,那干脆不如我们再赌一把,成不成也就放这了!
当然啦,说是赌一把,其实“安茹查理”也是吸取了上半场的教训,这次再出征,主攻点放在哪里就显得相当重要。我们不要忘了,爱德华王子是谁的后代。这位可是在十字军历史上,唯一和阿拉伯世界当时最伟大的领袖萨拉丁,正面开兵见过仗,而且还打赢了的“狮心王”理查的直系后代。当时,要不是他的爷爷——“无地王”约翰和法国国王“狐狸”腓力二世在欧洲捣乱,“狮心王”真的就有可能再次收复耶路撒冷。现在轮到了他的侄孙爱德华王子,只要有机会,谁不想再次拿下耶路撒冷啊?!真要是这样,自己别说在英格兰,就是在欧洲那也是一言九鼎啊!
所以,爱德华王子和“安茹查理”兵合一处,将原先的计划进行了大改动:既然“经济适用”的“东征”一点儿也不“经济适用”,那就别来虚头巴脑的啦。反正安条克公国来求救了,干脆就直接把目标指向中东吧。这也有几个理由:首先,这条路子大家都熟;第二,之前真正取得胜利的东征,其实就是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领导的打中东那次,所以打中东把握其实更大;第三,塞浦路斯现在起码还在基督教世界的手里,这里是完全可以做后勤基地。这比起去打突尼斯那样的基本等于“无后方作战”的“东征”把握也要大一些。
说干就干!这之后,爱德华王子和“安茹查理”直接就带着军队赶到了当时十字军在中东的中心——阿克城。并且以阿克城为依托,直接断了当时正在围攻的黎波里伯国的首都的黎波里城的马穆鲁克王朝军队的粮道,算是先救下了的黎波里伯国。在缓过一口气后,爱德华王子马上就联系伊尔汗国,准备再次组成“拉丁-蒙古”联盟,对抗马穆鲁克王朝。
有的朋友就觉得奇怪了,你不是在《十字军运动的尾声(8)——马穆鲁克横扫中东》那讲曾经说过,因为西顿的一位伯爵不冷静地袭击了蒙古的巡逻队,让当时的“蒙古-拉丁”联盟直接破裂了么?这时候怎么还能联合呢?
我们说过,那次联盟破裂的结果是:蒙古退出叙利亚,中东十字军也被马穆鲁克拔了好几个据点。双方其实都没得好。这真是个“双输”的局面呀。而就在旭烈兀的伊尔汗国退出叙利亚不到一年,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统序的“尼西亚帝国”皇帝米海尔八世(MichaelVIIIPalaiologos),趁着这时候中东的乱局,消灭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人建立的傀儡政权“拉丁帝国”,恢复了东罗马帝国。从这时候开始,东罗马帝国也可以称为“拜占庭帝国”啦。忘了这段历史的,可以去复习《十字军运动系列16: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下)——威尼斯的拉丁帝国》那讲。
复了国的拜占庭,这时候也得想办法拉帮手啊。他们就看上了在中东北部开始立国的蒙古伊尔汗国。那用什么方法联络呢?还是老办法,双方连个姻吧。老办法总是管用的,米海尔八世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旭烈兀,做个小老婆吧,双方也算是亲戚啦。但事有不巧,公元年,拜占庭的公主到达伊尔汗国的首都大不里士的时候,旭烈兀刚刚去世不久。那时候,主要是信息沟通也不方便,这要是半路上知道皇上去世了,公主也能回去嘛。现在这来都来了,公主也不能就直接打道回府守“望门寡”啊!诶,大汗的继承者,也就是旭烈兀的长子阿八哈缺不缺老婆,要是可以的话,嫁不了旭烈兀嫁给旭烈兀的儿子也成嘛,嫁谁不是嫁,反正都是嫁给皇上嘛。就这样,这位拜占庭的公主就嫁给了伊尔汗国的第二任大汗阿巴哈。加上阿巴哈延续了旭烈兀支持基督教的政策,这“蒙古-拉丁”联盟就这么修复了。
所以,在爱德华王子首战告捷进入阿克后,立即就派人联络伊尔汗国,希望伊尔汗国能够南下夹击马穆鲁克王国。同时约定,如果成功了,叙利亚的土地还归伊尔汗国所有。阿巴哈这个基督教世界的女婿也真没含糊,不但同意了,还派了1万的蒙古精锐骑兵直接南下进攻叙利亚。这下子可就急坏了我们已经很熟悉的马穆鲁克王国的国王拜伯尔斯。那这之前拜伯尔斯在忙什么呢?他正在埃及建立自己的海军,准备直接端了塞浦路斯,让中东的十字军国家,没有了后援基地。但是爱德华王子的到来,给中东和塞浦路斯的十字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拜伯尔斯组建的海军在进攻塞浦路斯时候遭到了重创。残存的舰船不得不返回了埃及。
拜伯尔斯曾经有一个愿望,他希望像阿拉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英雄萨拉丁一样,能够再次统一中东阿拉伯世界。但是两次战败让他知道:就像萨拉丁一样,他现在面对的这个爱德华王子就像当年的“狮心王”理查,是个狠角色。同时,与“狮心王”一样,爱德华王子也肯定不能在中东久留,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先谈判,让爱德华王子撤走,以后的事情,慢慢来,我是中东的土著,时间在我这边。爱德华王子这边也很清楚,我不可能在中东久留,而中东基督教的武装力量经过各种内耗又太过薄弱,最好的方式就是借着这两场胜仗和马穆鲁克通过谈判,完成停战。十字军在中东也能够休养生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爱德华王子与塞浦路斯国王休三世(HughIII)还是和拜伯尔斯开始了谈判。公元年5月,十字军和马穆鲁克王国在凯撒利亚签订了为期10年10个月零10天的停战协定。在协议签署之后,爱德华王子的弟弟,就是那位曾经被罗马教皇许给“西西里国王”的埃德蒙王子,立即开始动身返回英格兰,不能“棋胜不顾家”嘛。爱德华王子留在中东观察停战协定的执行。
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拜伯尔斯为了以绝后患,派出了刺客想暗杀爱德华王子。这位爱德华王子还真是武艺高强,直接杀死了刺客。不过据说胳膊上被刺客的短剑划了一道口子,而这把短剑是用毒药淬过的,所以爱德华王子不得不又在中东留了一段时间。正是这段时间,让拜伯尔斯放弃了再次进攻的念头。由“安茹查理”策划、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起的“第八次东征”,在这位爱德华王子的努力下不但没烂尾,还又为十字军国家续了一次命。
公元年9月,爱德华王子动身离开了中东,在西西里岛停留期间,他得知了自己父亲亨利三世去世的消息。之后又用了1年多,他返回了英格兰。公元年8月,他加冕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这就是爱德华一世。又过了3年,那位以萨拉丁为榜样的马穆鲁克国王拜伯尔斯也去世了。但是,中东并没有就此平静,同时,这次也是欧洲组织的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的10几年就是中东十字军国家最后的岁月啦。关于这个,我们下次再说。
(图片: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下半场。绿色:十字军,红色:伊尔汗国。黄色:马穆鲁克。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