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自古为江南清丽之地,历代的文人骚客对德清的风土人情歌咏不绝。今天发《古代名人咏德清》的第十部分;若有谬误,敬请指教。
十六、樊哙庙
樊哙庙(祠)原来在德清县上柏镇(现属舞阳街道)集镇的龙蟠山(俗称“大庙山”),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所焚毁;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上柏工作时,已只剩下部分断壁颓垣;随着这座小山包被逐渐开挖建设,现在的舞阳候祠,是上柏民间后来在樊哙的出生地附近重建的。
(一)汪遵的《樊将军庙》:
玉辇曾经陷楚营,
汉皇心怯拟休兵。
当时不得将军力,
日月须分一半明。
〔1〕樊将军:樊哙(前-前年)是西汉著名的军事统帅和开国元勋。樊哙出生在现德清县舞阳街道的上柏樊宅村;他幼年丧父,七岁时随母迁徙江苏沛县;在秦末追随刘邦起义屡建奇功,尤其在鸿门宴上忠勇豪胆、粗中有细,成为著名的历史典故人物,官至汉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候。
注:汪遵(生卒年不详),宣州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人,为唐咸通七年(年)进士,在晚唐诗人中,他的咏史诗十分著名。
(二)洪升的《武阳侯庙》:
屠狗何妨老,从龙亦偶然。
彘肩能一割,卮酒即千年。
古柏遮庭际,湘溪亘庙前。
里人赛春社,村鼓正阗阗。
〔1〕屠狗: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樊哙的第七十七代孙樊宪涛重操其祖业,经营着沛县樊哙狗肉制品有限公司,年加工“樊将军”、“樊哙”牌鼋汁狗肉数百吨;年12月底,樊宪涛曾专程来德清上柏寻根祭祖。
注:洪升(-年),字昉思,号稗畦;钱塘(今杭州市)人,是清朝卓越的戏曲大家和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三)韦人凤的《武阳侯祠》:
赤帝今谁祀,君侯尚有祠。
风霜百战苦,松柏五陵思。
戚里从龙早,军门拥盾迟。
土人思伏腊,犹见汉旌旗。
〔1〕伏腊:指祭祀。上柏民间为祭祀这位忠勇的武阳侯,自古以来在每年的重阳节(樊哙的诞辰之日)举办场面热闹的“重阳庙会”(五年前已更名为“武阳侯会”,并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韦人凤(生卒年不详),字六象;德清县人,能诗善文,为清初诗人、史学家;与著名戏剧家洪升是文友,并深得洪升敬重。
十七、苕溪
苕溪因“溪岸多苕花”而得名,属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源出天目山,最终流入太湖;东苕溪从南至北穿过德清县境中部,溪流上的德清大闸是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水利枢纽。
(一)周紫芝的《苕溪舟中》:
云暗千家雨,寒生两岸秋。
水翻波人户,人静玉明楼。
山色遮愁眼,荷香满客舟。
水晶宫里客,还作此身游。
注:周紫芝(-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安徽宣城市)人,宋绍兴十二年(年)壬戌科进士,为南宋诗人、文学家。
(二)吴潜的《龙溪道中》:
潮痕初涨没汀沙,
隔岸青帘认酒家。
要识江乡春事晚,
东风吹尽野棠花。
〔1〕龙溪:东苕溪支流经过德清大闸,往东北斜贯德清东北部,西段即余不溪,东段名龙溪。
注:吴潜(-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安徽宁国,随父徙居德清新市(吴潜故居在新市镇状元桥南吴家园);宋嘉定十年(年)丁丑科状元,官至右丞相;为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
(三)吴文英的《瑞龙吟?德
清清明竞渡》: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1〕竞渡:即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等,是德清县历史上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
〔2〕大溪:东苕溪德清县南段名大溪,北段现称导流港。
注:吴文英(约-年),字君特,号梦窗;四明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词人,被称为“词中李商隐”。
(四)释文珦的《过苕溪》:
苕溪发源自天目,
一豀东之漾寒渌。
岸山续续相照映,
原田每每资渗漉。
祗看后浪催前浪,
当悟新人换旧人。
来往舟航谩如识,
到头若个曾知津。
注:释文珦(-?年),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省临安市)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为宋朝文学家、诗人,著作颇丰。
(五)戴表元的《苕溪》:
六月苕溪路,人看似若耶。
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
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注:戴表元(-年),字帅初,一字曾伯;浙江省奉化市人,宋咸淳七年(年)进士,为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
(六)赵孟頫的《题苕溪》:
自有天地有此溪,
泓渟百折净无泥。
我居溪上尘不到,
只疑家在青玻璃。
〔1〕我居溪上:赵孟頫的德清别业就在东苕溪畔,德清是他的第二故乡。赵孟頫之父赵与訔的原配夫人李氏是德清人,赵孟頫的夫人、元代著名书画家管道升也是德清人;赵孟頫与夫人在生前就选定德清作为长眠之地。
注:赵孟頫(-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鸥波等;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为元朝最著名画家、大书法家、文学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七)叶燮的《客发苕溪》:
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叶燮(-年),字星期,号己畦;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康熙九年(年)甲辰科进士;为清初文学家、诗论家,世称横山先生。
吴克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