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间隙喷雾扦插育苗、蚕桑丝织研学基地、可溯源的“跑道芯片鱼”……今年以来,德清县科技局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星创天地”为载体,汇聚农业科技创新优质资源,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科技撬动农业发展的故事正在田间地头不断上演。通过致富带头人以“创”带“就”,帮助返乡人员回村就业,德清县正不断提高农业创新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县域共同富裕提供新路径。
作为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星创天地在德清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德清拥有县级以上星创天地11家,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面积达到亩,公共服务平台面积达到平方米,提供创业工位个,入驻创客、团队和企业人(个),成功孵化企业35家。在充分发挥省级淡水智能渔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形成“星创天地+孵化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挖掘创新创业潜力、聚集创客人才,壮大创新创业力量。
01增效益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以“科技助农”为突破口,星创天地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软实力,实现产村融合发展,大幅度提高传统农业的经济效益。
禹越镇万鸟园星创天地依托大面积的淡水养殖资源,通过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三林)数字乡村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的合作,积极推进蚕桑研学基地、“跑道芯片鱼”等项目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50万元。提到“芯片鱼”的市场效益,养殖户吴大伯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火柴梗大小的T型标头植入鱼皮表层,消费者只需用手机输入黑色编码,就可以显示出黑鱼产地和养殖户信息,让每条黑鱼都能追根溯源。自从有了‘高科技’,我们的黑鱼市场价格节节攀升。”
搭乘“互利网+”的快车,禹越镇大禹农庄星创天地将现代农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地改造和提升,倾力搭建的B2B“互联网+”平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模式和用户体验模式的升级和提升。小城记电子商务经营部的及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