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杭州网
从率先发出融杭呼声,到实施“接轨沪杭”,再到升级“接沪融杭”杭州日报记录浙北小城更深层次、更高层面融杭的每一步历程
年,杭州都市圈首届县市长论坛上发布《德清宣言》
年,全国首条城际公交开通
杭宁高速德清互通
高铁一路行驶,从杭州到德清。贴地飞行的白色精灵,穿梭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穿行在一望无垠的乡间水田上。两座城市,仅仅相隔13分钟。
这一切的起点,回溯到年。这一年,在京杭大运河(余杭段)南北两岸,两座城市几乎同时经历了一次蜕变——杭州的余杭撤市设区,隶属于湖州市的德清县一夜之间就成了杭州的“郊区”。
也是在这一年,德清首提“融杭概念”,这也是杭州周边县市中官方发出的第一声“融杭宣言”。这振聋发聩的“开门”发展呐喊声,引起了不少周边县市的共鸣。
年12月25日,杭州日报经济新闻版头条刊登记者肖向云采写的《德清“零距离”融入杭州》,率先报道与回应德清“零距离融杭”的区位条件与现实举措,把浙北小城的呼声传递进省城杭州,也在杭州市民心里埋下亲近德清的种子。
此后,“融杭”跃然于两地融合的实践之中,化作一个个生动的示范样本。从首提“零距离融杭”到“杭州北区、创业新城”,再从将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提升为“改革创新、接沪融杭”,十多年来,杭州日报记录下的德清这些融口号与战略,展示了德清这座田园小城拥抱中心城市杭州的旅程。
如今,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在直面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杭州“后峰会、亚运会、现代化”的时代机遇,德清抢抓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胜利召开的红利,不断深化“接沪融杭”成果,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政协“一号提案”首提融杭概念
时光回到年。
这一年早春,在德清县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一份“抓住城市化机遇,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政协提案,引起德清全县上下的轰动,它从多份提案中脱颖而出,被列为当年德清政协的“一号提案”。
时任德清县政协委员、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章永康,正是这份政协提案的主笔者。
“当时,德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一般都采用国家层面的提法,比如‘接轨浦东’战略等。从县域的角度来看,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提出发展战略。”章永康在接受杭州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
这一时期,外部环境也瞬息万变:浙江省制定了城市化发展纲要,提到“进一步突出杭州等中心城市在省域城镇体系中的龙头地位”;余杭和萧山撤市设区,杭宁高速(浙江段)加快建设……
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章永康对未来德清的发展模式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德清应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积极参与产业分工,主动接受辐射。
年2月,德清县“两会”召开前夕,章永康一气呵成将想法写进政协提案中——“德清融杭”概念应运而生。
“当时,县里对这份融杭提案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后又邀请省里有关专家对德清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章永康说。
当年德清县“两会”结束后,德清县政协立刻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综合、工业、农业、旅游等多个专题调研组,分赴杭州相关部门及拱墅、下城、余杭等地进行调研。
也正是这一时期,德清融杭的动作和呼声,开始受到杭州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