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自古为江南清丽之地,历代的文人骚客对德清的风土人情歌咏不绝。今天发《古代名人咏德清》的第六部分;若有谬误,敬请指教。
十一、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德清县的西部,山峦连绵、叠嶂多姿,飞瀑碧潭、竹木成荫,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主峰塔山海拔米;这里景点众多,风光秀丽迷人。
(一)唐铿的《莫干剑池》:
欧冶勾吴地,清池旧日闻。
辟鹈三尺雪,菡萏一炉云。
岭峻天疑近,山荒路不分。
尚余金铁器,千古碧氤氲。
〔1〕剑池:悬崖有飞瀑注入深潭,为莫干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先师欧冶子的女儿莫邪与丈夫干将的铸剑之处。
注:唐铿(生卒年不详);德清县人,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年)癸酉科举人,善诗文,曾任直隶(今河北省)知县等职。
(二)王守仁的《宿天池寺
月下闻雷三首》:
其一
昨夜月明峰顶宿,
隐隐雷声在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
风雨三更卷茅屋。
其二
野人权作青山主,
风景朝昏颇裁取。
岩傍日脚半溪云,
山下雷声一村雨。
其三
天池之水近无主,
木魅山妖竞偷取。
公然又盗山头云,
去向人间作风雨。
〔1〕天池寺:即天池禅寺,位于莫干山天池山巅古天池下方;坊间相传佛寺始建于唐朝,历经沧桑、几经兴废,寺内现有棵五人合抱之古银杏树;年起,由性一法师(浙江省佛教协会教务长)率僧伽入住,并进行修复。
注:王守仁(-年),字伯安,别号阳明,世称王阳明;明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市)人,为弘治十二年(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中国古代四大思想家。
(三)顾应祥的《天池禅寺》
(十二首录四):
瀑布泉
飞泉落峰顶,明珠散寒冽。
逝者如斯夫,一片广长舌。
丛竹径
度竹复度竹,云深竹亦深。
竹到竹尽处,始见梵王林。
仙人洞
不见仙人迹,犹传仙洞名。
几回明月夜,仿佛听吹笙。
洗剑池
佛性本慈悲,洗剑欲何事。
要斩六尘根,须遣锋芒利。
〔1〕天池禅寺古代有十二景,顾应祥以景为题作五言绝句十二首。
注:顾应祥(-年),字惟贤,号箬溪;祖籍江苏省吴县,其父迁居浙江省长兴县;弘治十八年(年)进士,为明朝科学家,官至刑部尚书。
(四)蔡汝楠的《题天池》:
莫干山下玉池边,
遥忆行窝卜筑年。
未赴陶潜归后社,
欲安苏晋醉中禅。
花明石径新筠净,
春霭云溪瀑水悬。
一谙烟霞尘外事,
采芝人去思悠然。
注:蔡汝楠(-年)字子木,号白石;明朝德清县人,年十八就中嘉靖十一年(年)壬辰科进士,弱冠即以诗闻;官至兵部侍郎。
(五)周世选的《剑池濯足》:
开襟藉石狎清流,
百道飞泉拍浪浮。
倒影烟峦摇足底,
寒光还认化龙游。
注:周世选(-年),字文贤,号卫阳;河北省故城县人,幼年家贫,苦读成才,擅长作诗;明嘉靖四十一年(年)壬戌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六)贺鼎的《登天池》:
池流不盈掬,十里听鸣泉。
触石欲成雪,寻源忽到天。
飧分香积净,茶泛玉瓷鲜。
一壑真堪老,王孙亦灿然。
注:贺鼎(生卒年不详),字公调;原本姓符,父亡后其母将他过寄给娘家兄弟改姓贺;江南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一生两次中进士,明天启四年(年)第二次考取进士,曾任兵部侍郎、口北兵备道等职。
(七)唐靖的《剑池》:
剑已延津去,山犹号莫干。
泉声飞百道,鸟径仄千盘。
峡束青天小,池空六月寒。
龙光常不夜,斗气谁复看。
注:唐靖(生卒年不详),字闻宣;德清县人,为明末清初的诗人、史学家;著有前溪集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凡诗八卷,文五卷。
(八)许宗彦的《山行绝句》:
白云本自青山出,
却把青山着意遮。
散作蒙蒙飞雨去,
前溪流出碧桃花。
注:许宗彦(-年),字积卿,号周生;德清县人,清嘉庆四年(年)己未科进士,授兵部车驾司主事;工诗能文,精天文历算。
(九)林尔嘉的《题灵鹊桥》:
终古银河静不波,
鹊头髡尽意如何?
驾桥合羡人间巧,
试问天孙几度过。
〔1〕灵鹊桥:位于剑池的东南面,在灵鹊桥旁的崖壁上刻有此诗。
注:林尔嘉(-年),字菽庄、叔臧,别名眉寿;原名陈石子,是幼年过继给台湾板桥林家的,林尔嘉是林家迁台的第五代;林家的先祖是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人。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日本。林尔嘉拒绝加入日本国籍,不屑作“大日本”的“臣民”,与家人内渡回原籍龙溪,后授为知府;是当时闽台两地有声望的人物。
(十)陈敬弟的《剑池观瀑》:
剑气销沉尽,寒流自古今。
最宜乘雨后,相对坐亭阴。
射日惊衰眼,因风送远声。
耳根真清静,始觉入山深。
〔1〕据史料显示,此诗赋于清朝末年。
注:陈敬弟(-年),字叔通;杭州市人,幼承家学对诗词古文均有很深造诣,清光绪二十九年(年)癸卯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是爱国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政协副主席等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