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实效
科学落实“双减”
在“双减”政策落地之际,为促进转学段教师适应小学科学教学,应转学段教师的教学需求,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11月2日,德清县小学科学转学段教师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在德清县实验学校开展,在县研训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敏老师的带领下,全县初高中转教小学科学的28位教师和义务段第六教研共同体的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01课堂风采
实验学校曾陆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五年级上册《制作一个潜望镜》一课,课堂上围绕学生收集整理的潜望镜相关知识和前期制作完成的潜望镜进行展示和评价,课堂上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评价。
实验学校章国新老师为大家呈现的是四年级上册《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章老师从引导学生感受重力开始,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垫圈让小车动起来,并通过微课视频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分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实验学校张涛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张老师按照“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的设计思路,带领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孩子们乐在其中。
02经验分享
三位上课教师将自己转学段的教学经验和本节课的上课思路和大家进行了分享。随后,徐老师为三位教师送上了县级公开课证明。
曾老师首先对比了高中段和小学段的学情与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并从实验器材准备、组织有序教学、开展高效研讨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在小学段从教以来的经验。
章老师从初高中和小学段的教学定位不同说起,介绍了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知识获取过程的教学理念,并提出转学段老师要学会改变原有教学理念,加快适应小学阶段现状。
张老师认为,作为转学段、转学科的小学科学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角色转变。与此同时,他从上课语言、教学方法、课堂常规、专业知识等方面讲述了自己教学中的体会。
03同伴交流
在听完三节展示课以及三位上课老师的经验分享后,各位参会老师纷纷畅谈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老师发言吧!
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学生的活动最为主要,教师要学会放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发现。
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学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三节课中学生参与度都很高,学生对科学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