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我国各类污染源排放及污染治理工作状况,国务院决定以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德清县本次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县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生产、排放污染物的设施。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污染物种类和来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等。
参与普查工作的各级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此次普查工作的具体要求,依法普查,保护普查对象的合法权益,收集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保密,不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不作为追究责任和进行处罚的依据。普查对象要支持和配合污染源普查工作,如实申报普查资料,回答普查工作人员的询问,认真填报普查表,主动提供有关资料。
德清是“两山”理念实践地,通过此次普查摸清生态环境家底和污染源全貌,为我县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依据,为我县“赶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关心普查、参与普查、配合普查,确保德清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德清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5月
知识普及
为什么要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污染源普查是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家底的一次行动,是重大的国情调查,也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对于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查什么?
1.要对环境质量进行一个深刻分析,确定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和敏感污染物有哪些。
2.根据这些污染物,寻找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源。
3.根据这些污染源,调查它们的基本信息和活动水平。(基本信息包括:在什么地方,生产什么东西,需要什么原料等;活动水平包括:生产了多少产品,消耗了多少原料,排放了多少污染物,采用了什么样的治理手段等。根据基本信息和活动水平,核算它的污染物排放量,再用污染物排放量倒推,看它能不能说清楚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
这样就形成了污染源普查的逻辑思路:由环境质量确认污染物,由污染物追溯污染源,由污染源来调查它的基本信息和活动水平,由基本信息和活动水平核算它的排放量,最后建立排放量与区域环境质量的关联,形成闭合循环。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要达到什么成果?
1.获得一套可以反映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排放源的基本信息、活动水平和排放水平数据。
2.形成一套可以动态更新的污染源名录库,并通过数字地图予以表达。普查成果最终都要落在一张数字地图上,将来点击这张地图上的任何一个区域,它的污染源信息都可以表达出来,如在什么地方、生产什么、排放什么等。
3.形成一套科学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污染源普查与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不同,它所需要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都是计算出来的,如排到水中的氨氮、化学需氧量,排到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这些指标都必须通过一套科学的核算方法才能获得。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