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德图书友会,一起相约德清电视台
集合
电视台大厅,书友们纷纷到场。
“书友到达德清电视台,现场签到。
”4楼会议室书友们一起相聚在会议室,一起探讨《寻找家园》
——慎志浩书友说,他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向书友们介绍对这本书的观后感。——附:下面是其中一为书友对这本书的观后感:
章云祥:高尔泰写作《寻找家园》,好像在墙上挖洞。从洞中维度,回望前尘。真已似幻,梦或非梦?依然听从心灵的呼声。而我们读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不仅惊讶其文笔之好,更赞叹其灵气飞扬、五彩缤纷。《寻找家园》是一代学人的心灵史,听从心灵的呼声。在这网络发达,声、光、色、影飞旋,“文化消费”眼花缭乱的年代,在这“城市病”和“农民习气”交织忧人的日子里,我们听从心灵回归何处?正如高尔泰“回到故乡,极目四望,恍惚中竟不知身在何处。儿时家山,早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我心灵中的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正如女作家崔卫平常言:“人要把从自己内心微弱的声音转换为成精致的东西。”、“人就是我的故乡,从人出发,就是从我的故乡出发”。高尔泰、崔卫平他们,俞同榜、高淑兰他们,我养父、生母他们,其实他们的精神是一致的,甚至包括他们的我们都需要寻回本来拥有的家园。唯有这样,我们寻根记录历史才有意义,我们改变现实、面向未来才有希望,我们的心灵家园才能呼之欲出……
讲诉
与书友们交流思想,一起探讨《寻找家园》各抒己见如下:沈银梅:生命中的每一个苦难都是财富,它让我们更珍惜生活,更珍爱生命。我们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精彩。
仙女小主:透着一种拒绝世俗的气质,向往自然与自由的天性。
《寻找家园》介绍:
《寻找家园》是高尔泰先生一本带自传性的文集,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之久,记录了祖国最动荡年代的生活片段。从孩提时代的美好家乡,到流放西北,最后远走他乡,高老带着沉重的口吻一一道来。高老人生大起大落,几易住地,认识了、观察了不少人,他冒死将他们一一记录,只为还大家一段真实的历史,不让后代将他们遗忘。书中如同“人物志”般的描述虽零散,却不减表达的力度和深度。在夹边沟、敦煌、兰大、川师大、监狱,这些农民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的后代无一例外都逃不出时代的枷锁。太多的人,匆匆看过一遍后,已经在我的记忆里模糊了。笔记上跳动的几个名字,瞥一眼,却还是让我感触颇多。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