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年12月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去了趟利比亚,在班加西待了一周,班加西之于利比亚,相当于上海之于我国,班加西很漂亮,说是个市,更像一个小镇,镇中心,有一家costa,这家costa里面,左边是男士区,右边是女士区,男士喝咖啡的时候看不到女士,女士喝咖啡的时候看不到男士。
我们当时坐的埃及航空航班过去,凌晨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飞了半个小时机长广播说,我们的一个机翼出了点问题,现在我们要返航,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首都机场。过了一个钟头,大概凌晨两点多了,又起飞,又飞了半个小时,机长说,我们的飞机还是坏的,我不敢飞了,我要返航,于是我们又回到的首都机场。在凌晨4点多的时候出了机场,在旁边一个酒店睡觉,隔天晚上八点多才从日本调了另一架飞机过来,顺利飞往地中海。
没有动乱之前的班加西,感觉是个平静的小镇子。当时卡扎菲在台,搞了一个轰轰烈烈的住房计划,要给全利比亚人盖房子,当时的客户就给他们在那盖房子。
班加西待得差不多的时候,客户说咱们去的黎波里转转吧,那里也有个办公室,我们想着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去看看吧,于是我们坐着当地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他们的首都,的黎波里。的黎波里之于利比亚,相当于北京之于我国。飞机上我们遇到一个从曼切斯特过来的二线球队,说他们在班加西踢完球要去的黎波里踢球去,那时候的利比亚,还是比较开放的一个国家,跟欧洲国家都有来往。
于是我们就到了的黎波里,入住到当地的一个号称星级酒店,其实跟咱们这边的如家也差不多,但是一晚上折人民币大概一千五左右吧。酒店有个露台,下面这个图背后就是的黎波里当时的市中心全景,远处就是地中海。
酒店里的住客不多,我们吃早饭的时候遇到两个韩国人,鬼鬼祟祟,吃完了之后我看着他们从自助台上来来往往装了好几次,各种香蕉苹果装了好几兜子,客户跟我说,这里的水果贵,咱也拿几个,我们为了国威,就拿了一次。比起班加西,的黎波里那时候是个相对现代化的城市,给人的感觉也是宁静而平淡。还孕育着一些发展的希望。远处是的黎波里最繁华的酒店和办公楼。的黎波里作为重要的地中海沿岸古国,有很多古希腊、罗马时代遗址,我们去了趟古罗马大莱普提斯遗址,这个地方位于利比亚科姆斯地区的莱卜达河出海口,首都的黎波里市东公里处。地中海的波涛伴随着这座古城度过了无数沧桑岁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这个地方是的黎波里之光,非常美,去年去以色列的时候去了几个大希律时代的古罗马遗址,保存都不如这里的十分之一。比如下面这个古生古长的凯旋门:大莱普提斯遗址,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战火中据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现在不知道怎样了。这个遗址包括了住房、市政厅、集市、法庭、剧院等各种遗迹,门口就写着世界遗产:下面是浴场:法庭:集市:背靠着大海的剧院,罗马人几乎在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享受的地方:哦对了,还有马桶,这是我第一次在遗迹看到古罗马马桶,就算在罗马也没见过:客户告诉我们,这个遗址是利比亚最大的一个,在地中海沿岸,还散落着数个类似的但是没有这么大的遗址。跟阿尔及利亚有点像,之前去阿尔及尔的时候,去过一个小型的希腊时期的遗址,但比起这个,都差远了。
除了这个遗址外,的黎波里大广场,也就是后来利比亚打仗的时候经常出现画面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市场,里面有各种当地特产,象牙黄金小纪念品,应有尽有。当地的羊是英国种黑脸羊。
我们是年12月底回的北京,正值阿拉伯之春从突尼斯开始爆发,途中转机我们还在埃及转了一圈金字塔。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先是突尼斯,然后埃及,利比亚,阿拉伯国家纷纷陷入暴乱。
利比亚暴乱开始我们又联系客户的时候,他们说躲在班加西的小楼里门一锁,大家不出门,外面零星的暴乱,有撞门的,但是还好。后来,国家安排了营救的船只,下一次再联系他们的时候,所有的人就都被接到了希腊,从希腊转运回国,所有的业务全部都停止,未来就开始崭新的国内生活。后来这个国家的故事是这样的:
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愤怒日”大规模示威抗议,要求政府下台。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卡扎菲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8月22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10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执政当局武装将两人遗体送至米苏拉塔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了4天后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后,利比亚分崩离析。
短短一年的时间,上面那些景物都变化得物不是,人也非了。到现在为止快十年了,还是战火不断。每当有人谈到香港问题,或者说到美国这次黑人问题的时候,我都想到利比亚这个国家。
前一刻还是个国家,竟然因为突尼斯一个小贩的自杀,扩散到整个国家的动乱,乃至分崩离析,亡了国。而这个代价,是现在以及未来几代人的生活。
祝世界和平。
易村之长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