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规划引领,深入开展绿道建设
1、完善规划编制。为高效推进绿道网建设工作,我县于年编制完成了县域绿道网专项规划方案。规划6条干线,总长度.9公里,17条支线总长度.7公里,与省级绿道一起构成德清绿道网络的主框架。绿道网规划结构为“十字交叉、绿环相连;溪河为脉,三环三带”。
2、狠抓规划落实。我县严格按照规划狠抓落实,做好绿道建设统筹指导、督促协调和检查考核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绿道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各部门和各建设主体的主要建设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推进绿道网规划建设。
3、强化规划管理。建立各级巡查制度,加强交流学习,督促整改,保证绿道规划实施和建设质量的管理,将绿道建设工作纳入美丽县城、美丽乡镇、美丽宜居村镇考核,实行必要的奖惩措施。推动绿道网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深入开展。
发挥地域优势,创建德清特色绿道
德清县自然山体功能、水系网络要素独特。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我县大力发展特色绿道线,提升社会经济双向效益。
1、因地制宜特色开发。根据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我县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线总体规划以改善西部旅游资源为立足点,加入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打造以“自然、生态、异国、人文”为主题特色的精品观光线路,进一步改善了道路绿化景观。
2、多线多点全面开发。致力精品打造“特色六线”:以“青瓷之源”为文化主题的品质度假体验线;“千年运河、古镇新市”探索线;展现绿都城市活力的余英溪绿脉休闲线;反映防风文化的阡陌水乡游赏线;感受水梦苕溪的自然风情领略线等;传承历史和美村落感受线。多线结合,全力打造“内外双环、十廊十园”的田园式城市。
3、创新模式灵活开发。我县以建设绿道为契机,衍生出“绿道+生态”,“绿道+旅游”,“绿道+人文”的模式。绿道建设沿途串联多个水乡湿地,彰显生态特质;形成“一核两翼”度假区空间布局,带动旅游业发展;结合良渚、防风等地域文化,传播德清文化魅力。
落实要素保障,确保规划顺利推进
为高效推进绿道网建设,德清县按照绿道年度建设目标,科学统筹,全力确保规划落实。
1、强化资金保障。绿道网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划拨绿道建设专项资金,将绿道网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给予政策、补助以及奖金等的支持。联合林业、交通、水利、环保等部门,或与相关项目合作出资建设,从绿道建设相关项目中获取部分配套资金支持。采用无偿捐助、企业认建、出资命名、工程捆绑等方式推进绿道网建设。
2、简化审批流程。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为绿道建设项目审批开辟便捷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前期时间。
3、优化土地利用。绿道建设坚持原生态、原产权,原则上不征地、不拆迁,不改变原有土地的权属和使用性质,统筹“三改一拆”工作,对腾空土地的拆后利用与绿道规划进行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尽量不新增建设用地。
完善管理维护,推进绿道市场化
我县按照县域绿道网规划要求,不断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和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形成乡村、景区、民宿、农庄协同发展的绿色市场化新运作模式。目前环莫干山风情观光线已拥有风格各异的民宿70余家,营业收入超3亿元。大力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带动全民健身,发展“洋家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高度注重对绿道的维护管理,各建设主体、有关部门深入合作,各司其职,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鼓励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单位或个人共同参与部分绿道线路的管理维护。
通过几年的努力,绿道建设已成为我县改善民生,发展全域旅游的有效举措,但我县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可达性和系统性欠缺、宣传力度不够、生态空间的保护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为此,我县将严格按照本次会议精神。在绿道发展建设中更全面的改善老百姓休闲养生环境;更深入的展示德清特色历史文化;更有效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真正做到“以水为媒,以绿为脉”的特色绿道建设。
长按下面图片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