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历史悠久,自隋在余英溪的官桥附近设立县署后,县城的大致位置没变。由于武康地处交通要冲,屡遭战乱损毁,地面街区建筑留存极少。但是一些古地名仍然沿用至今,比如贵和街、牌楼街、八角井等等,而有的地名虽然沿用着,却已经鲜为人知。
解放初期武康县城示意图
武康有个地方叫“馆驿滩”查阅年出版的《德清县地图》中的德清城区图,在官桥至宣杭铁路间,余英溪的北岸,记者发现有一个叫馆驿滩的地名,询问周边许多人,都很陌生,更不知在何处。于是记者按地图指引,前往馆驿滩。
年出版的《德清县地图》中的德清城区图
从官桥北堍往西拐,进入一条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弄堂,路口标有“象鼻弄”的牌子。
据一位当地的老人说,这里就是馆驿滩。但是他的叫法应是“鬼魇滩”,老人解释说,过去这里死的人多,所以这么叫。
“馆驿滩”原是县令的私人别墅馆驿滩现貌
根据道光《武康县志》的表述,这个地方最早很可能是宋代县令毛滂的私人别墅处。之后改为公馆,相当于政府的招待所。再后来成了驿站旅馆。而“滩”,指馆驿前临河的空地。
“馆驿滩”怎么又叫“鬼魇滩”那么“鬼魇滩”又是怎么回事?记者辗转寻访,终于找到几位知情者。
据家住馆驿滩旁的82岁老人莫阿康讲述,馆驿滩这个地方确实死过很多人,过去讲迷信,就叫“鬼魇滩”了。他记得,10岁左右时,听说日本人又要杀人了,就去观看。只见日本人在那里先用脚把人蹬得跪下,然后挥刀砍头,他吓得要死,以后再也不敢看了。
83岁的方福兴则对馆驿滩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他家就盖在馆驿滩上,他很小的时候,馆驿滩有零星几间木头房子,南面有一排大橡树,沿余英溪是一个多米长的沙滩地。
方福兴说,他祖居宁波,听祖上说,太平天国时,逃难到了武康,没想到不久太平军就到了武康,把县衙和镇上的房子全部烧掉。没有逃走的人都被杀了。太平军为了把人杀尽,晚上把盛着米饭的竹篮挂在树上,如果早上米饭没有了,证明这里还有活人,于是搜捕后杀掉,在馆驿滩杀的人最多。听他父亲说,到了民国,凡是抓到的土匪、强盗,都会被捆绑在馆驿滩边的大树上杀掉。
据方福兴回忆,馆驿滩北面有一个操场,日本人占领武康时,经常在那里杀国军官兵。有一次看到的日本人杀人场面,令他终身难忘。日本人把一队国军士兵捆绑于竖在操场上的一长排木桩上。然后日本军官把士兵集中起来训话,挑选胆小的士兵,用布朦上眼睛,命令他们端起刺刀刺杀中国士兵。操场上的嚎叫声,听了叫人心里发抖。
抗战胜利后,这里逐渐被人开荒种地,盖房,不再是杀人场地。但是,“馆驿滩”或“鬼魇滩”的名称一直沿用着。
记者宣宏
编辑:沈均
德清新闻网欢迎前来洽谈商务合作及投稿。
新闻报料:
广告合作:
活动策划:
投稿信箱:dqnews
.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