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
湖州火了!德清火了!
昨天晚上,
德清登上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央视两大王牌节目。
今天一早,
《人民日报》、新华社、
《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的报道中
再次出现了德清的身影!
他们是如何报道德清的?
↓↓↓
《新闻联播》
昨天晚上,
《新闻联播》将目光聚焦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湖州。
德清出现的画面虽然不多,
但还是在《新闻联播》再次露了一把脸,
并且在接下来的两天,
《新闻联播》还将陆续推出湖州生态文明系列报道,
记得打开电视找德清哦!
《焦点访谈》
昨晚《新闻联播》结束后,
《焦点访谈》再次把镜头对准了湖州,
德清的内容出现在11分53秒前后,
莫干山洋家乐被重点报道,
南非人高天成开办洋家乐的故事再登央视。
《人民日报》
今天
《人民日报》头版导读、2版大篇幅登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之一》
多年来,
德清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成为了湖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鲜明案例。
以下为该文部分内容:
年,《德清县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对全县占地3亩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亩均产出综合评价。年11月,修订出台新一轮评价政策,把“以亩产论英雄”与“以创新论英雄”结合起来,企业综合评价体系中,提高土地、能源、排放等单位资源要素产出率和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创新要素生产率,成为突出导向,并对评价指标、企业分档、差别化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整。
新华社
昨天,
新华社播发长篇评述
《绿色的生机,百姓的生计——
模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湖州之路》
今天,《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刊登该文。
其中,
德清民宿经济被重点报道。
以下为该文部分内容:
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的外国人到德清莫干山开起了“洋家乐”,莫干山下农民的土坯旧房也成了“香饽饽”,或转包或自营,一些村里的阿婆也学起英语招待客人。
莫干山镇镇长曹娅芬说,通过生机勃勃的民宿产业,当地劳岭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元,超过浙江省的平均水平。
《光明日报》
今天,
《光明日报》9版刊登
《那一处山水,绿意金光——
浙江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笔》,
洋家乐发源地“劳岭村”、地理信息小镇被重点报道。
以下为该文部分内容:
在德清县的青山秀水间,还有一个地理信息小镇。这里以打造国际地理信息产业聚集区为发展目标,随着中科院微波特性测量实验室落户所产生的集聚效应,目前这里已引进各类地理信息企业和科研机构余家。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邵芸说:“实验室之所以选择这里,看重的是这里青山绿水,人好景美。与此同时,希望借助遥感技术,填补我国各类物质与目标微波特性测量和科学数据积累方面的空白。未来,我们要继续做好蓝天、绿水、青山、净土的守护者。”
《经济日报》
今天,《经济日报》头版刊登
《湖州:呵护最美家园绽放生态魅力》,
9版、10版两个整版刊登
《“两山”探源——
浙江湖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德清乡村旅游的发展道路被点赞。
以下为《“两山”探源——浙江湖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部分内容:
在“洋家乐”的带动下,德清县各种倡导自然、生态、环保的农家乐也逐步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莫干山国际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和德清东部水乡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两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当莫干山的乡村旅游有效连接了城市需求和乡土资源时,发挥出了惊人的魅力。衍生而来的配套产业、出租农房和流转土地等方式,让村里的沉睡资产变成了现实资本。
《农民日报》
还是头版!
今天,《农民日报》刊登
《打好美丽中国的乡村底色——
浙江省湖州市绿色发展纪实(上)》
德清县第一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五四村,
成为该报道中的典型案例。
以下为该文部分内容:
垃圾有人收,污水有处排,家家住着漂亮的小别墅,年人均收入3.6万元……“现在我们再也不想去城里住,反而城里人都想来我们这里生活。”五四村的村民徐达明对记者说。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德清。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
德清走出了一条具有德清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路子,
许多“德清经验”成为湖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案例。
今年,
德清将迎来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也已经启动,
期待德清的“绿水青山”能换来更多的“金山银山”,
期待一个山清水秀的德清,
可以引来世界的瞩目!
-END-
丨来源:湖州发布
丨执行主编:颜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