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州确立8月15日为“湖州生态文明日”。从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湖州人心中的烙印愈加深刻。三年来,政府、企业、公众在“两山”理念指引下——
社会共治构建绿色行动体系
今年8月15日是第四个“湖州生态文明日”,各地各部门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引导市民成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三年来,“湖州生态文明日”给湖州带来了什么变化?“‘湖州生态文明日’的节日的仪式感已经渗透到了湖州人的每一天,每天都有新变化。”市政府副秘书长、生态文明办主任倪跃田说,“近年来,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共同发力,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绿色行动体系已初步构建,社会共治共护‘湖州绿’已蔚然成风。”
1
政府主导绘绿图
政府是全社会的指路灯塔。“要向社会公众传播好生态文明思想,我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用绿色指挥棒引领各领域发展。”倪跃田说,三年来,在发展规划上,湖州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在生态考核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今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占县区党政实绩考核比重近40%。县区建立健全了对乡镇差别化考核制度,根据乡镇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评价。
差异化考核破除了GDP崇拜,激活了各乡镇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安吉县杭垓镇还创新基层生态奖励机制,在全省率先推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奖励补助办法,将县里给予镇上的生态补偿金作适当的划分,除了50%用于民生项目的建设外,其余用于各行政村环境保护面积补助,以及各村村班子成员、下派书记、大学生村官、后备干部等参与环境保护的个人奖励,提升全民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今年4月,安吉县又在全市率先实施村级生态责任制考核办法,将村级生态责任制考核得分与村干部奖金挂钩。
为算好地方生态账本,推动生态责任履行,湖州去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成果运用,制定出台《湖州市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绩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从自然资源资产保护、自然资源资产利用、生态环境改善3个方面对县区进行比较评价,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这是全国首个针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的考核办法,解决了负债表如何运用的问题。”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徐蔼婷说。
共绘一幅生态蓝图,政府主导,干部点赞。近年来,湖州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干部必修课,在党校主体班次中科学设计生态文明教学模块,形成了“专题讲授+现场教学+调研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生态文明理念入心入脑成为全市领导干部的共识,激发了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同欲的实践热情。去年10月29日,湖州成立了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是全国第一所专门以“生态文明”命名的干部学院,学院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和“两山”理念。
从干部到娃娃,一脉相承的是绿色教育。在安吉,生态文明作为小学高龄段学生的必修课走进了课堂,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之中。近日,德清县又发布了全市首套垃圾分类校本教材,垃圾分类成为校园必修课。
此外,各级政府部门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绿色细胞”创建,以生态文化浸润公众精神家园。
2
企业担责谋转型
可持续发展、绿色循环,已经成为湖州企业矢志不渝追逐的目标,企业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目前,湖州已有家重点企业建成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刷卡排污倒逼自身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金属加工等行业企业积极采用循环用水、中水回用等减污节水办法,大大减轻了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固然重要,但对于企业来说,长久之计还是转型升级。”市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处处长胡畅说,吴兴砂洗城便是一个成功案例。
砂洗印花行业是吴兴重要的配套产业,余家砂洗印花企业,带来童装产业的繁荣,也因“低小散乱”带来环境污染。为此,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入园一批”的思路,当地政府全面推进砂洗印花产业转型升级。
集中后的砂洗城,配备1座日处理1.5万吨污水的处理厂,让污水直流的现象从此消失,还可节约土地余亩。整治后的砂洗城仅剩企业余家,产值却大幅提升。
除了“低小散”集聚入园,园区循环化改造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主流。在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内记者看到,从全国各地运到这里的废旧电池经过意大利全套自动机械破碎设备和水力分选工艺技术设备的处理,再结合自主创新的纯氧助燃、精炼保锑、专利合金配制、废烟气处理等技术,废旧电池各项材料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
园区循环化改造后,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三废”减少,成本降低,生产水平提升,企业尝到了保护环境带来的甜头,这也进一步促使不少企业瞄准了环保产业。美欣达集团是一家传统纺织企业,目前已拓展形成以固废处理产业为主导,金融、健康休闲产业为两翼的新型产业发展构架。
企业抓好首个湖州餐厨项目的建设,去年运行以来,实际处理厨余垃圾4.3万吨,餐饮垃圾1万吨。“湖州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我们想通过努力,使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方面也能走在全国的前列。”企业有关负责人说,公司还在不断延伸和拓展,切入了餐厨垃圾处置、清洁能源、城市矿产(汽车拆解)等多个细分市场,争取在环保产业中大显身手。
目前,全市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家,涵盖绿色建材、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环保服务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等七大行业领域。近年来,我市已制定了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等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此外,近年来,一批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服务等生态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湖州兴起。“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最直接,影响程度也最大。”倪跃田说,接下来,湖州将引导企业在生态保护中进一步担起主体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我市绿色发展出力。
3
公众自觉护绿色
为鼓励市民公交出行,近年来,湖州推出绿色守时公交线、纯电动公交示范线、小镇公交线等特色服务。同时,因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公共自行车这两年来也备受追捧。
去年5月,随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一体化运营项目”在湖州启动,绿色环保出行又多了一种新选择,湖州市民可以像租赁公共自行车一样用上新能源汽车。
“要引导群众绿色生活,政府部门就应该提供足够的生态产品。”市政府办公室生态文明建设处副处长潘婧说,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行绿色消费,出台快递业、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规范标准,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绿色产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
“绿色,是湖州的发展底色,一切向绿看齐,更是每个湖州人的行为准则。”潘婧说,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的实施意见》,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进一步引导绿色生活实践,培育绿色生活习惯,促进绿色消费行为,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促使绿色生活成为公众的主流选择。
通过开展生活方式绿色化行动,垃圾分类的意识已在市民脑中深深扎根。去年,湖州基本完成中心城市个小区及全市个宜建村生活垃圾分类设备建设。每天,市民杨莺莺把家里分好类的垃圾丢到小区的垃圾桶里,她说:“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连我小孙子都知道垃圾怎么分类。”
和垃圾分类一样,人人参与烟花爆竹“双禁”也是群众践行绿色生活的精彩注脚。从今年6月1日起,我市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意味着不仅是城市建成区,农村地区也不能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得益于这一新规的实施,我市少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环境污染,空气质量提升效果明显。
公众绿色出行比率达到73.8%、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90.6%、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数字折射出了全民护绿的决心与努力。
“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倪跃田说,为了给市民创造绿色生活的良好环境,湖州将加强激励约束,构建绿色生活政策体系,如完善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政策,运用价格杠杆提高全社会节约意识。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加入绿色行动,激励公众消费绿色产品,形成有利于绿色消费的良好环境。到年,使公众绿色生活习惯基本养成,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转变,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你可能会喜欢/要闻马晓晖:德清要坚决扛起“试验田”职责使命/文化最新!湖州个职业工资指导价出炉最新!湖州个职业工资指导价出炉来源:湖州日报
记者:王炜丽
编辑:韦德
城视
年8月,摄于湖州开发区
摄影:湖州城摄队付杭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