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6日,在美国纽约,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彭佳学(右三)、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方敏(右二)、村民代表裘丽琴(左三)代表浙江省上台领取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北京时间9月27日上午9时许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传出消息
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获得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地球卫士·激励与行动奖”
当地时间9月26日,在美国纽约,浙江村民代表裘丽琴在联合国“地球卫士奖”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感言。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创立于年的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是联合国表彰通过自身行动和影响力
展现在环境保护领导力和愿景方面的最高奖项
每年颁发一次
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说
“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大奖
是对中国“顶层设计+千万农户”
绘就可持续发展画卷的肯定
9月27日,空中俯瞰浙江省长兴县小浦镇合溪村箬岕新村。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联合国这样评价“千万工程”: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效果显著
将昔日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流
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见底
赢得了“激励与行动”类别奖项
这一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
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
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3月22日,俯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筏头乡“裸心谷生态度假村”。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这个被联合国点赞的“千万工程”
究竟是什么?
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
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
“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
开启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目标是花5年时间
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
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
把其中个左右的中心村
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4月23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几名游客在鑫三家庭农场里采摘樱桃。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年至年
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
扎实推进“千万工程”
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中国乡村发展新路
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愿景
完成了一场精彩对接
4月22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云峰村亩的鲜切花种植基地里,花农们在整理刚采摘下来的非洲菊。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大国责任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愿景的“中国贡献”
浙江农民裘丽琴
走上了联合国颁奖台
她的家乡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鲁家村
曾是贫困落后的小山村
随着“千万工程”推进
垃圾收集、卫生改厕、环境整治……
村里环境改善了
还先后兴起18个家庭农场
观光小火车将它们串起来
走出一条农村绿色生态休闲经济的新路
4月20日,游客在浙江衢州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参观保留完好的古建筑。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废水有了家
垃圾有人拉
村头有树荫
河里有鱼虾
如今行走在浙江大地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美丽公路”串起“美丽乡村”
连点成线、交织成面
不仅安吉、德清、临安等浙北县区
丽水、衢州等浙西南山区
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浙江省诸暨市新长乐村村民在养蚌场查看珠蚌生长情况(4月20日摄);下图为:新长乐村的年轻人在家中进行直播开蚌,与各地网友互动(4月20日摄)。新长乐村是诸暨市最早发展珍珠养殖业的村落。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实践证明
“千万工程”既保护了“绿水青山”
又带来了“金山银山”
统计数据显示
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元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
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形成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
4月20日,游客在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的米果果小镇体验桑葚采摘。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
执行主任索尔海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