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德清交通
德清新闻
德清医院
德清美食
德清天气
德清房产

记忆德清人,这些陪伴你们成长的习俗,

德清人,还记得小时候陪伴你长大的习俗吗?蚕花庙会、乾元灯会、捕逆鱼···这些习俗,你现在可还知道,还会兴奋地参加吗?

德清的这些风俗是几千年来传下的传统,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这些你还记得吗?

万人空巷轧蚕花

新市养蚕历史悠久,为了祈愿蚕茧丰收,新市就有了很多与养蚕有关的民俗,如扫蚕花、唱“呼蚕花”、做“蚕娘”圆子······而最为壮观的,要数一年一度的蚕花庙会啦!

蚕花庙会

小编小时候就常听老人们说起,旧时新市的蚕花庙会相当热闹,简直是万人空巷。

南宋时期

其实,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了蚕花庙会。一到蚕花庙会的日子,四乡八邻就开始争抢蚕花娘娘抛洒出来的蚕花。蚕花也就是用绫绢或彩纸做成的蝴蝶形的花。

蚕花

快到觉海寺时,有一条只可容两三人并排而行的小弄,叫“胭脂弄”。大队人马就理所当然地挤在一起,此时“蚕花庙会”也就成轧蚕花了。

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下来,一直到年,因社会动荡而停办了。

蚕花娘娘

年,中断了63年的蚕花庙会终于得以恢复。恢复后的首届蚕花庙会很是盛大。蚕花娘娘是百里挑一的,大红的花轿轧得富丽堂皇。除花轿外,还有带有地方特色的铜管队、腰鼓队、武术队、唢呐队、舞龙队前呼后拥。

蚕花庙会

年的蚕花庙会,主办方更是别出心裁,除了花轿巡游、轧蚕花外,还把“插蚕毛稻草”、“背蚕匾”、“拉丝绵”等养蚕农活搬到了庙会上,组织了趣味横生的比赛。

拉丝绵比赛

盛世龙腾闹元宵

要说乾元什么时候最热闹,就是元宵节了。

一到元宵节,乾元就成了蛟龙的海洋。大街小巷都藏着龙,走在街上随时都会与那些威风凛凛的龙相遇。

浙北乾龙灯会

舞龙在民间称为“调龙灯”,咱们县里还有着十几支舞龙队呢,像三合的防风老龙、金鹅山的桑叶龙···元宵一到,这些龙就与来自浙北各地的龙,都涌向乾元人民广场PK亮相。

浙北乾龙灯会

年,乾元开始举办“浙北乾龙灯会”,龙是最威武的主角,但也少不了灯。

元宵佳节暮色四合,灯次第亮起,整个小镇便全笼罩在一片红晕之中。多姿多彩的灯,有张牙舞爪的龙灯、华丽的凤灯、孔雀灯、造型可爱的生肖灯、造型古朴的宫灯······

小朋友做的玩具灯

这些灯面上或描绘着古典戏文,或写有灯谜的谜面。而即使是最普通的大红灯笼,一排排一串串,营造的是浓的化不开的喜气。

元宵去乾元观龙赏灯已经成了德清人民的习俗,甚至吸引了各路媒体记者、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早春时节采茶忙

德清大街小巷遍布着茶楼茶社,下班后、节假日,约上两三好友去茶室相聚谈天;或独自品茗,感受茶室幽静的氛围,静下心来思考人生····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茶社

德清的茶文化由来已久,德清也是茶产地之一。早春二月,便到了采茶时节。德清茶叶尤以“莫干黄芽”最为有名。

随着德清茶产业的扩大,莫干黄芽的品质也日益提升,每年还会举行茶王比赛。12月15日,新的莫干黄芽县级地方标准也正式实施。明年春季莫干黄芽茶的生产将按照新的规程来进行。

黄梅时节话逆鱼

每到黄梅时节,太湖中的一种鱼便溯东苕溪而上产卵,这种鱼我们称之为逆鱼。当它游至德清境内时,捕鱼捞逆鱼成为德清的一景,其中乾元西门城桥至东门城桥一带最为壮观。

黄梅时节每天下午至傍晚时分,有人划一叶扁舟,向河面抛洒丝网;有人在岸边设一张大网;还有的直接用两根竹竿,中间拉一张丝网沉入水中······捕鱼的忙,岸上看热闹的也摇旗呐喊,好似是一场捕鱼竞赛。

捕鱼

当然逆鱼最让人垂涎的还是它的美味。体态丰腴、肉质细嫩,还有着一肚子的鱼子。逆鱼烹饪,清炖红烧皆可,最常见的做法是油炸。逆鱼上桌,倒一杯小酒,夹一口鱼肉,那感觉直叫一个爽快!

每到逆鱼上市时节,家乡的亲人们就会把逆鱼炸了之后打包寄给远在外地的游子,让他们也常常逆鱼的味道,回味一番家乡的滋味。

美味逆鱼

金秋时节黄酒羊肉节

新市羊肉可算是新市的一张金名片。张一品羊肉更成了新市餐饮业的老字号,到如今,新市酱羊肉已经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江南名菜,被载入《中国名菜谱》。

新市黄酒羊肉节(玉兔影像)

新市人送客人礼物也喜欢送羊肉,当地人称之为羊饺。之前盛羊饺的器皿都是古色古香的紫砂锅之类的,后来渐渐地有了真空包装。

年以来,新市政府每年一到金秋时节都会举办黄酒羊肉节。一到节日,就把那口煮羊肉的老锅搬到街上,现场煮羊肉分来大家一起吃。

新市羊肉(玉兔影像)

乡思咸茶—烘豆茶

在德清,每到过年走亲访友时,主人都会泡烘豆茶招待客人。烘豆茶是待客上品,茶圣陆羽在《茶经》就有记载。

因为这道茶的魅力,德清就渐渐形成了一种咸茶文化,久而久之也成了一种民俗。三合等地,重要日子更是离不开这碗咸茶。像正月新春茶、入屋茶、女儿茶、毛脚女婿茶、亲家婆茶······

烘豆茶

其中打茶会最是有趣,每到农闲时节,妇女们就轮流做东,邀请左邻右舍到家中喝烘豆茶,边聊天边平垫茶叶青豆的优劣,交流经验。

如今,来德清旅游的游客,回去时往往都会带上一两盒烘豆茶(也叫防风神茶),在那鲜鲜的微咸中再一次品味德清的青山秀水。而远在异乡的游子,在这一碗承载着故土亲情的咸茶面前,也会勾起浓浓的乡思吧。

也许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习俗我们早就司空见惯了;也许我们去异地打拼,早就忘了德清的传统;也许有些风俗早就消失殆尽······但是,却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值得游子们铭记!

内容参考《走读德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qingxzx.com/dqyy/25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