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东坡先生的一句“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
江南人信奉的是“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一场如酥小春雨后,笋尖破土而出。这一道新鲜春笋,不仅是大自然生发的力量,也是时令的恩物,又怎能错过这清欢鲜味?
▲“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春声过后的第一波笋称作雷笋”——《舌尖2》让大江南北的国人认识了雷笋这道时令食材。
『好竹连山觉笋香』
鲜笋冒尖,四季锄欢
______
《尔雅》曰:笋,竹萌也。
笋是竹初生时的嫩芽,10天内可食用,过后就会越来越结实,并长成竹子。所以,它的保鲜期极短,过夜吃已有“隔世感”。为了这口鲜,挖笋人争分夺秒。
▲以杭州为中心几百里内绵延着竹山,其中有安吉、临安、德清、余姚等著名笋产地。
▲当第一场春雨趁夜色绵绵而下,万物复苏,便可拔得这春笋。
▲刚剥出来嫩白嫩白的春笋
笋品种繁多,在江南被端上餐桌的以“毛竹笋”和“雷竹笋”居多。
毛竹秆高、叶翠、四季常青、经霜不凋,且前五年一丝不长,第六年才在一场春雨后以每天60英尺的速度生长,一跃成为竹林身高王!是名副其实的“厚积薄发竹”。
▲齐白石画的笋
餐桌上常见到的春笋、冬笋、鞭笋,其实都属毛竹“宝宝”,只是被采摘的时间不同。
其中,春笋最为鲜嫩味美,李商隐笔下就有“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的描述。闻名遐迩的江浙名菜“腌笃鲜”也是定要用这种春笋的。
而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是一种出笋非常早的品种,笋期也更长。
▲英文里笋与春是同一个词“spring”,它被誉为“山珍”,更是一种“雅食”。
据说唐太宗就很喜欢吃笋,每逢春笋上市,总要召集群臣品“鲜笋宴”,以笋来象征国事昌盛,比喻大唐人材辈出,犹如“雨后春笋”。
而一个“鲜”字,道出了笋的灵魂。有人分析了竹笋鲜味的奥秘:“它有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包括了赖氨酸、谷氨酸,而其鲜味是氨基酸在表演。”
▲春笋的热量更低,膳食纤维丰富。其甜度跟碳水化合物有关,嫩度与膳食纤维有关。
除了味觉外,春笋的营养也非常丰富。它含富纤维素:可以润肠通便,并将肠内的有害物质一起排出,能预防大肠癌;还含大量钾元素,可令体内多余钠排泄,有效预防高血压。
在《本草》中有明确对于春笋食用的记载,有“化热、消痰、爽胃”之效,且“味甘、微寒,无毒,可益气和胃、利膈爽胃等”,所以也适用于辅助食疗,改善浮肿、腹水、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等症。
『多种食法』
此季尝鲜,无不道春笋
______
▲春笋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各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段食用。笋嫩头可用来炒食;中部可切成笋片,烧成配菜;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煨与肉类一起烹汤。
焖|笋的主场春的戏
油焖笋油焖笋是一场考究的“独角戏”,做起来不难,但调味甚是讲究。笋嫩是首要,炒之前要焯水去涩味。这是道江南名菜,放些糖才会有江南的咸鲜甜口感!
材料:春笋、花椒、糖、酱油、香油
1、春笋去壳后洗净,对剖开切成1.5寸;
2、下油至五成熟时,放入花椒粒炸香;
3、春笋段入锅煸炒至色呈微黄;
4、加入酱油、糖和适量水,大火煮滚;
5、改用小火焖10分钟,收汁撒入葱花。
炒|他者激出笋的奇鲜
雪里蕻春笋雪里蕻又称“春不老”,是江南有名的腌菜,初春时节家家户户厨房里少不了。其味咸鲜香浓,用它来炒春笋,是让发酵的纯鲜遇上春日的时鲜。
材料:春笋、雪菜、油、盐少许
1、春笋去壳,削掉老的部分后,切成小段;
2、锅中放水,下春笋段汆烫后沥干;
3、把春笋煸炒,并加入少许盐调味;
4、倒入雪菜拌匀,继续翻炒2分钟即可。
炖|一碗春日里的咸鲜香
腌笃鲜“腌”指的是咸肉,“鲜”指的是鲜猪肉,“笃”是江南杭州话,就是用小火慢慢的炖酥至汤色乳白、肉酥笋香,把最好的春天,熬进一碗腌笃鲜。
材料:春笋、新鲜猪肉、咸肉、百叶结、小葱
1、鲜猪肉、咸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
2、把鲜猪肉与咸肉、春笋块一起倒入砂锅里;
3、加清开水、姜片,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
4、出锅15分钟前,可加入少许百叶结;
5、至菜汤色变成乳白色,撒上点葱花即可。
挑选春笋要“四看”
◎首先看笋壳:以嫩黄色为佳。
◎其次看笋肉:颜色越白越脆嫩,黄色者质量次之。
◎三看笋节:节与节之间越是紧密,肉质也细嫩。
◎最后看笋体:蔸大尾小的笋肉多壳少,味道脆嫩。
1.春笋食用不宜过量。在食用笋时,应将它烧熟煮透,或用开水烫5~10分钟,然后再配其他食物炒食。这样,大部分草酸在高温下分解,又减少其涩感,使味道更鲜美。
2.笋中所含的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因此患有泌尿道结石的人不宜多吃。因笋中含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生长期的儿童及骨质疏松者应注意不宜多吃笋。
3.笋性味甘寒,含较多的粗纤维素,凡脾胃虚弱、消化道溃疡、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等患者,忌食寒性、难消化之物,所以不宜吃笋,以免加重病情。古人认为,加生姜、麻油可减少其滑利大肠之弊。
4.笋系大寒之品,大病初愈、妇女经期产后、有过敏性哮喘的人,不宜吃笋。此外,笋还能助发疮毒,发湿毒,故凡湿疹、痈疮患者,也应忌吃笋。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12小时内删除)
山东老年大学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