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德清交通
德清新闻
德清医院
德清美食
德清天气
德清房产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东方巴黎贝鲁特

贝鲁特背靠黎巴嫩山,面朝地中海,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黎巴嫩山最高峰超过米,夏季山区气候凉爽湿润,冬季降雪,甚至还有滑雪场。比起中东地区很多国家酷热干燥的沙漠气候要舒适很多,因此也成为很多中东富豪们喜欢居住的地方。

鸽子岩是位于贝鲁特城市边缘地中海上的两块石头,在黎巴嫩的邮票和钱币上都有它的身影

地中海的日落是贝鲁特的亮点,橘黄色的夕阳印照在海面,渲染出一种金色的余晖。

地中海日落是贝鲁特的著名景观

海边总有垂钓的身影

大叔,钓个鱼而已啊,穿这么低腰的裤子怎么回事

内战之前,贝鲁特一直是中东最开放发达的城市,现在街头也总能看到不少衣着时尚的女性,与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什么分别。这里甚至还会举办各类泳装选美赛,比起保守迂腐的中东国家,享乐氛围无疑更为浓厚。说起开放的中东国家,不由想起巴列维时代的伊朗,那时正在推行世俗化和现代化的伊朗也是开放穆斯林国家的代表,文化开明经济高速发展,女性可以自由穿着分体泳衣;而在伊斯兰革命之后的今天,即使外国女游客,在街上也必须用头巾把头蒙上。

如今的伊朗,已经不再是开放的时代

而贝鲁特则是一个混搭时髦的城市,新旧转换特别强烈。在贝鲁特的街头,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设计元素的娴熟运用,也能看到伊斯兰审美观念的痕迹。腓尼基时代的遗迹前面停着兰博基尼最新款超跑,黑纱遮面的女模特穿着破洞牛仔裤,脚踩高跟鞋,说流利的英语。

也许与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种思想与文化、种族所交汇之地有关,“包容”是黎巴嫩的一大文化特色。比起其他伊斯兰国家,黎巴嫩的传统包袱要小很多,在现代主义设计浪潮的袭击下,贝鲁特中心区涌现了一大批现代而高品质的建筑和景观项目,这些崭新的房子和公园,矗立在废墟般的老城区里面,颇有些拼贴式的魔幻效果。

USJCampusdeL’InnovationetduSportByArchitects

USJ校园建筑的表皮布置不一的孔洞,光线穿越这些孔洞形成漂亮的景象和鲜明的光影对比。同时这些孔洞也代表着黎巴嫩长期战争后的创伤,并用诗意的方式传达给人们。

不过方子说这立面有点像毛裤:D

外立面上木模板的痕迹

贝鲁特的设计发展,历经——贝鲁特崛起,——阿拉伯现代主义,——复兴,今日贝鲁特——革新等几个发展阶段,如今正致力于城市的修复和更新。

作为中东地区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贝鲁特邀请了很多大师参与它的城市建设,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赫尔佐格德梅隆等炙手可热的建筑师在贝鲁特都有作品(在建或者已完成)。曾经的东方巴黎正在逐渐恢复它的魅力。

贝鲁特美国大学(AUB)伊萨姆?法里斯学院的公共政策与国际事务大楼(扎哈作品),获阿卡·汗建筑奖

贝鲁特美国大学(AUB)伊萨姆?法里斯学院的公共政策与国际事务大楼(扎哈作品),获阿卡·汗建筑奖

在Downtown闲逛,我们还邂逅了一个设计现代的广场。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哪个设计事务所的作品,不过看水系的设计总感觉有几分戴安娜纪念喷泉的气韵,回来一查,果然出自Gustafson事务所。

ZeytounehSquareByGustafson

建造社区空间是重新连接和重建受损社区的必要条件。贝鲁特希望通过建造安全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间与居民建立联系,营造一种社区团结的氛围,促进人们的治愈过程。Gustafson事务所在贝鲁特完成了一系列社区公园的项目。

与迪拜,阿布扎比这种一掷千金的新兴中东土豪不同,黎巴嫩的文化积淀很深。曾经的“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年的文明史,连年不断的战争和冲突,使黎巴嫩成为一个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的国家。

一幢现代设计做工精良的新楼边上可能就立着一幢伤痕累累布满弹孔的危房,老城区里被战火摧残的危房比比皆是,而Downtown的新城区无论从设计还是用料做工都能和欧洲一比。在战火之后Downtown的建设并没有采用完全推平新建的方式,不仅保留了大片的古代遗迹,也把主要建筑修旧如旧的按照原来的面貌加以修缮重建,因此城市肌理和主要的建筑风貌基本维持了原来的风格,又处处看到现代的细节。

废墟似的建筑与崭新的现代化办公楼站在一起

肆无忌惮的弹孔撕开了贝鲁特时髦的面纱

大部分建筑上都有战争的痕迹

在我看来,如今的贝鲁特独具风情。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古老的传统、奢靡的情调、战争的创伤与极致的设计此时此地合为一体。

上世纪初的老照片上,这个钟塔就是市中心的地标

贝鲁特街头的遗址公园

新旧融合的贝鲁特街景

贝鲁特街头小公园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大楼

贝鲁特Downtown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

除了Downtown之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

贝鲁特的街头涂鸦

街头发现的杂志

说到贝鲁特Downtown的重建,不得不提一下黎巴嫩的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AlHariri),出身于南部农民家庭的哈里里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二十出头到沙特发展,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并成为亿万富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时期他曾捐助巨资救济难民,内战结束后还积极参与重建,投资了贝鲁特中心区的众多开发项目。因此,哈里里对贝鲁特Downtown的高标准重建有着重大贡献,虽然也有人认为他在重建的过程中获利颇多。后来他在年当选,并三次出任总理,但却在年的一次汽车爆炸袭击中遇刺身亡。十多年过去了,哈里里的灵柩就停放在Downtown蓝色清真寺外的帐篷里。

哈里里遇刺后,黎巴嫩爆发了“雪松革命”。叙利亚被指责参与爆炸事件,几万名示威者聚集贝鲁特市中心要求政府辞职,并要求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巴嫩。迫于各方压力,叙利亚结束了在黎巴嫩29年的驻军。

叙黎关系复杂,从古罗马时期起多数时期内都曾属于一个行政区,直到法国委任统治结束后才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分别独立,但叙利亚长时间内一直拒绝承认黎巴嫩独立,因此一直对黎强力干预,甚至长期驻军。前面提到的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的起因,就是因为新当选的总统——黎巴嫩基督教民兵领导人巴沙尔·杰马耶勒当选还不到一个月,就在开会时被炸身亡。当时被认为嫌疑最大的巴勒斯坦人的难民营因此遭到了基督教长枪党的残酷报复。而事后调查证明,叙利亚特工才是刺杀事件的元凶。

我们坐车到北部城市的黎波里,一对巴勒斯坦情侣把我们带到市中心。这里确有战争的氛围,街巷中不少饱经战火的残破建筑,城市高地拉着铁丝网停满了坦克,各国媒体当时都在报道叙利亚在把化学武器运往黎巴嫩北部山区。很多叙利亚儿童背着木箱子在街头给人擦鞋——彼时叙利亚内战已进行了两年,难民大量涌入黎巴嫩。有财力去欧洲的毕竟只是少数中产阶级,而多数平民只能避难于邻国而流落街头。

北部城市的黎波里市中心

从山顶俯瞰的黎波里

城市高地上的坦克

时至今日,黎巴嫩已成为世界各国接受难民人数第二多的国家,超过万叙利亚人避难于此,另外还有约45万巴勒斯坦难民,其总人口中超过1/4都是难民。可想这个只有北京2/3大小的国家政治生态有多复杂。

正因为有这些战争的阴影,在贝鲁特也有很多禁忌。在Downtown逛街拍照,时不常会闪出一个西装革履的保安礼貌的挥手制止,而我可能不过是顺手在拍一个漂亮的建筑入口。这种情况出现过很多次,在海边拍照或是来到纪念广场都有可能碰到,或许都因为附近有重要的建筑,而建筑里的人是不希望面对危险的。在参观USJ大学的时候,我们在校门被保安带到管理校务的办公室,问明原因,登记护照后才能在保安的陪同下参观,并被告知不能向西南方向拍照——那是一处政府部门。

在离近拍这个入口的时候,也被保安制止了

哈里里纪念花园也是一处著名的景观,花园位于黎巴嫩政府下面山坡的一个三角地带,在年为纪念遇刺的前总理哈里里而修建。当我们到达这里时,一位父亲正在花岗岩台阶与水池间拉着女儿玩耍。逆光之下,欢快的景象和山坡上哈里里雕像的剪影营造出一片祥和的氛围,仿佛和平从未远离。而当我抬起相机准备拍照时,却不知从哪里走来一个便衣保安,礼貌的提示我们不能朝右侧的建筑拍照。

HaririMemorialGarden

花园坐落在政府宫前方,目的是纪念这位历史人物的远见卓识和成就。

灰色石块和水池铺设在草地上,并沿着台阶向下步入城市当中。一排紫薇树成为台阶和政府宫立面之间的界线。这种效果看上既肃穆又亲切,简洁而又令人印象深刻,具有纪念意义又非常谦逊。

这是张拍摄的比较早的照片,施工围板还没有拆除,哈里里的雕像也没有安装

年遇刺的总统哈里里的纪念花园也是个现代感很强的项目

由于一侧是政府大楼,我们被保安监督不得朝建筑拍照

我大概能理解黎巴嫩人这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由于安全原因,这里外国游客罕至,他们当然欢迎更多的游客而带动当地的旅游业;而另一方面,即使居于庙堂仍能感受到暗杀的威胁,又不能不处处加强防备。

还好黎巴嫩的保安态度都不错,并不让人反感。在南部城市提尔,我们参照Google地图,想穿过小巷去找提尔古城遗址,却误打误撞的来到巴勒斯坦难民营。

难民营入口处拦着缠着铁丝网的路障,两个荷枪实弹的军人看到有游客过来,虽然挥手制止却笑脸相迎,背着枪在手机地图上为我们找路,最后还把我们送到路口并指明方向。我一个朋友的经历更有意思,他曾在黎巴嫩对着辆军用悍马拍照,没想到拍完照还被军人热情的邀请上车兜了一圈。因此,即使在南部边境区域旅行也不会受到非难。要不是街上呼啸而过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装甲车,我都忘了这里距离以色列边界只有20公里。

难民营里飘扬的巴勒斯坦旗

巨大的难民营象一个小城市一般,当年年轻的阿拉法特以及所领导的巴解组织就曾藏身于此。即使在内战结束后,黎国内各派势力依然错综复杂明争暗斗。除了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受伊朗、叙利亚支持的真主党持有独立武装,控制了贝鲁特南部大片区域,宛若国中之国,经常不知会政府就对以色列采取单边军事行动。而以色列更是以牙还牙,在真主党的挑衅下年第二次出兵黎巴嫩,又造成巨大平民伤亡。

黎巴嫩政局就像一团无数线头缠绕的死结,无数的民族纠纷、教派问题、历史恩怨纠缠其中,各派势力各执一端互相角力难以解开。

回到开头说起的贝鲁特南郊的恐怖袭击,在满世界都在哀悼巴黎恐怖袭击罹难者时,世界几个主要媒体对前一天在贝鲁特发生爆炸袭击的报道却是:“贝鲁特的真主党要塞(stronghold)遭到ISIS爆炸袭击”,这显然有弱化恐怖袭击的意味;而当地人说,那儿只是普通的居民区。无论是要塞还是居民区,事实却都是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

而令我感动的是另一个细节:爆炸发生在当地一个人口密集的商业街里,第一个袭击者开着一辆装满炸药的摩托车冲向人群中引爆,瞬间伤亡惨重。爆炸发生后,附近的人们纷纷赶来救援。当第二名袭击者浑身绑满炸药冲向人群的时候,一名带着女儿在现场的普通父亲冲向袭击者,把他按倒在地,成功避免了炸弹在人群中引爆。他自己则和恐怖分子一起被炸得粉身碎骨。

英雄AdelTermos和他的两个孩子

亲友们为AdelTermos送行

人们举行悼念活动

这名叫作AdelTermos的普通父亲不仅是贝鲁特的英雄,更是全人类的英雄。他展现出的勇气仿佛是黑暗中的火光,让我看到这个动荡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就象黎巴嫩大作家纪伯伦所说:让今天用记忆拥抱着过去,用希望拥抱着未来吧。

山地小镇卜舍里的山顶教堂,这里是纪伯伦的故乡

依山而建的小镇

(完)

两个爱好旅游的景观设计师

不定期发布个人感兴趣的内容

欢迎







































治疗白癜风的药膏
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qingxzx.com/dqfc/1984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