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为期三天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落下帷幕,虽然大会已经结束,但是地信技术带来的智慧社会,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城市管理,应用无所不在
一次主题演讲中,新加坡土地管理局首席执行官TanBoonKhai分享了一个案例:街头有人突发心脏疾病,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抢救患者?呼叫救护车后,至少需10多分钟才能抵达现场,即便在全城密集布置多辆救护车,也有可能路上遭遇拥堵等问题。
因此,新加坡政府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开发一个手机程序,只要接到抢救电话,立即激活附近的志愿者、相关机构,他们作为第一响应者在救护车抵达之前,率先对患者实施抢救。目前,这个程序下载量有7万多,已有多位病人因此获救。
未来,这种模式将带给城市无限可能,社区防火、志愿服务等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
疾病监控,守护健康源头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环境健康的研究,能够揭示疾病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为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医院里,医院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手段,通过室内定位网络系统的部署,对医院手术室内的设备实现定位监控。后台系统还可查看主要设备的详细位置、使用数据、利用率,医院资产智能化管理。
政府服务,一次也不用跑
智慧社会以人为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服务模式从以流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未来的政府服务也是如此,智能系统能够让“最多跑一次”变得更加便利,打通政务系统后,一个城市综合服务机器人就可以解决一系列流程化政务,打通政务服务的时空限制,最终有可能实现“一次也不跑”。
服务模式的完善过程离不开地理信息的应用,凡是涉及到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多方协调的系统性工作,地理信息大数据皆可作为中间桥梁将这些零散的主体“串珠成链”。
科技和自然,缺一不可
地理信息的黑科技为人类的未来打造一个快捷、智慧的社会,享受科技“魔法”,自然妙不可言,但偶尔回到山林中去,你会发现原来人对自然,仍然有无穷的向往和追求。
山居,屋舍或建于山顶
隐士半间云半间或偏于山腰
满眼绿树或处于山脚
流水野草丰茂在郡安里
与自然共生共存
循莫干山山势错落排布
落地窗照进的是山林绿意
微风细雨吹来的是闲淡心情
身居郡安里
可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造化
可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
更可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
这儿不只是居所
更是安放身心的所在
科技和自然,从来不是矛盾对立的,相反,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建造城市,共同寻求发展,郡安里是你奋力奔跑后的成果,是你身心疲倦后的静谧享受!
·EN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