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1日
在德清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国建作
《德清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全文如下:
图片:姚海翔
各位代表:
我受德清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年,县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德清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县委全会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市对县人大工作考核继续获第一。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主任会议17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32项,作出决议决定14项,提出审议评议意见40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9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依法决定重大事项,高站位服务中心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
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围绕县委关于健康德清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出了《关于加快健康德清建设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健康德清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出了要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主要任务。这一《决定》的作出,为加快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常委会还作出了支持县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年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计划等决议。同时,加强对工业强县建设、饮用水源保护等人大决定贯彻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推动重大决定得到有效落实。
全力助推“五大行动”。围绕县委项目双进、质量提升、乡村振兴、改革深化、担当有为“五大行动”,加强对联系镇(街道)、平台及分管线上项目引进推进的服务指导,主动参与项目招引,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牵头负责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积极助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工作;牵头组织了关于“如何发挥生态优势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专题调研,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等意见建议;加强对“最多跑一次”改革、“五未”土地处置、医共体建设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改革向纵深推进;开展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积极服务地信大会。围绕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筹备工作,组织常委会班子成员和人大代表多角度、多层面、多频次地开展对大会场馆、道路交通、电力工程和“引水入城”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视察检查。积极参与地信大会服务保障、文明劝导、秩序维护、环境美化等公益宣传和平安维稳工作,助推地信大会顺利召开。
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修订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规定,健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见面、审议表决、颁发任命书、向宪法宣誓、供职发言及任后监督等制度,切实增强人事任免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一年来,任免人大机关工作人员2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3名,监察机关工作人员5名,审判机关工作人员18名,检察机关工作人员1名。
二、坚持聚焦重点发力,高质量开展监督工作
强化监督职能,实施精准监督,提升监督实效,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和重大民生改善。
聚焦“管好钱”,力促财政预算执行。首次以聘任方式组成预算审查专家组,对全口径预算草案及所有部门预算、6个政府专项资金、10个重点审查部门、部门50万元以上项目申报书等进行初审。首次组织了对县水利局、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预算听证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了对财政决算、财政预算执行、财政收支审计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政府公共交通专项资金绩效和政府性债务等情况的审查监督,提出了意见建议。协助县委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
聚焦“高质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客观评价工作成效和短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审议意见,推动规划高质量实施。加强了对年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计划的审查监督,对14个1亿元以上新建项目开展了调研、询问和审查,11个项目被许可实施。对年批准的新高级中学建设工程等4个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有效提高项目执行率。还加强了对高新区经济发展、全县招商选资-年节会签约项目履约和重大杭资企业投产绩效等情况的视察检查。
聚焦“惠民生”,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医疗改革情况的报告,提出了深化综合医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审议意见。开展对武康城西片旧城改造情况的审议监督,提出了强化规划管控、加快安置小区建设等审议意见。加强了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村融合发展情况的审议监督,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对县人代会上代表票决确定的10件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并开展满意度测评,5件被评为满意,5件基本满意。组织开展了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等民生议题的监督检查和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跟踪督查。配合省、市人大联动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处置、食品安全和健康产业等情况的视察检查。
聚焦“执行力”,开展部门评议票决。对年发改委等13个被评议部门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了跟踪检查,巩固评议成果,督促问题整改。年继续对经信委、卫计局、农商银行等7个部门的全面工作开展评议并进行满意度票决。常委会成立7个调查组深入基层一线,走访上级主管部门,全面了解掌握情况,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评议意见。被评议部门积极响应,做到边查边改,未评先改。50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对7个被评议部门进行了满意度票决,3个被评为满意,4个基本满意。
聚焦“小切口”,组织开展案件评审。围绕县委“奋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案件评审“切入口”,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公检法案件评审,针对年至年期间办理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案件进行专项评审,采用集中评查案卷和县、镇(街道)人大上下联动、有关行政执法单位协助评查的方法组织实施,共调取案件85件,发现9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评审意见。同时,制定出台了公检法机关环境资源案件办理情况季度报告制度。对年案件评审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还组织开展了对安全生产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和“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检查,对3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同时,配合市人大开展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条例、电梯安全使用条例等立法调研。
三、创新代表活动载体,高效能服务代表履职
搭建平台载体,优化服务保障,丰富代表活动内容,大力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务。
全面提升代表履职能力。认真落实市人大代表向县人大常委会述职、县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成立县人大代表履职交流宣讲团,组织20余名代表进站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等方面的宣讲活动20次,参与代表人次。各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学习培训活动85次,参与代表人次。通过多形式的学习交流,代表履职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规范运行代表联络站。加强县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建设,及时出台代表联络站管理办法和接待选民办法,推进代表联络站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围绕“服务地信大会”、“征集民生实事项目”等主题,组织代表开展进站接待活动,省、市、县领导干部代表带头深入联络站接待选民,听民声、解民忧、化矛盾。一年来,共组织代表开展接待活动批次,进站代表人次,接待选民人次,收集意见建议件,帮助解决问题个。代表联络站工作获省委常委、省纪委任振鹤书记高度评价。
深入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围绕年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及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健康德清建设等主题,组织召开了两次代表问政会,县政府高度重视,安排分管县领导到会并接受代表询问,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会并提出要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面对代表的询问认真回答并作出承诺,取得了较好的问政效果。组织开展了“服务世界地信大会人大代表比贡献”活动,号召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视察检查、我为地信大会献一策、平安护航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较好地发挥了代表在保障服务地信大会中的积极作用。开展了人大代表听民声“三进四访”大走访活动,活动中发现涉及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问题个,推动解决问题个。采取“设立代表联系卡、确定固定接待日、建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