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德清交通
德清新闻
德清医院
德清美食
德清天气
德清房产

重磅分享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

4月8日下午,囊括70多位作家佳作的新书《浙江散文精选》,在杭州举行新书首发式。百余位读者从全省各地赶到杭州经纬创意园,参加首发式及名家读书分享会,并与作家们交流。

《浙江散文精选》由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3月出版。本书遵从有文、有思、有趣的编选标准,从年发表的散文作品中精选,收录了张抗抗、袁敏、谢鲁渤、赵柏田、马叙、苏沧桑、朱晓军、卢文丽、杨邪、晓风、张林华、邹园、干亚群、草白、周华诚、张巧慧、郑亚洪、郑骁锋、柴薪、王寒、复达、陈荣力等七十多位作家的年度佳作。

作家们用极具个性化的精美文字,阐释人性,直面人生,直抵心灵。这些篇章中所映照的世界,无论大世界、小世界,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

在首发式现场,陆春祥、邹亮、马叙、邹园、朱晓军、周华诚等作家与大家分享了各自散文写作的心得与体会。陆春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有文,有思,有趣,当是散文三个要紧处。”

在随后的散文名家对话和分享中,读者就书中收录的精彩篇目,及各自创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作家们进行了交流。

“这样的文学创作交流非常受益!”一位年轻读者拿着《浙江散文精选》分别去找作家们签名。她说,从这一本书里,可以窥见整个浙江散文界过去一年的丰硕成果,捧读这些华彩乐章,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在这个快餐式的、屏幕阅读时代,我们依然需要那些真正有质量的好书!”

新书发布会上,台上分享的作家合影。从左到右为周华诚、邹亮、马叙、陆春祥、朱晓军、邹园和主持人陈曼冬。

百余位读者从全省各地赶来参加《浙江散文精选》新书首发及读书分享会。

现场读者向台上的作家们提问。

大世界,小世界

陆春祥

对于散文的概念,在代序里,已经说得比较明确,有文、有思、有趣,我们也将这几条,当作杂志的办刊方针。这里,只零碎记一点年选的编后散记。

?

先说几篇在构思和立意上都比较独特的。

苏沧桑的《德清是一个人》。

许多文化历史积淀都比较深厚的地方,被人写了又写,从古写到今,名作名篇众多,再要写出一点新意,不动点脑筋,即便是大名家,也都有相当难度。而苏沧桑,却独辟蹊径,反向思维,在充分拥有研究素材的基础上,从德清县名入手,将人文历史县,看成品德高清之人,拟人化的构思,使本来常见的素材,一下子活了起来,一个立意,全盘皆活。

杨邪的《如何从火灾现场逃生》。

初看,似乎是应用说明文,教给人们避害的方法。读完全文,才发觉,作者由儿子发问引发的一系列发散性思考,并不荒唐,极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发生。假如灾害发生,防盗的保笼,就成了逃生的另一道藩篱,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破保笼逃生,可能性极小,但总要自救,若干年前的一个观察细节,打通了作者的思路,可以凿墙逃生,劣质的空心转,很容易凿通,且可以从一单元凿到二单元、三单元,总算找着了一种逃生方法。看似荒诞不经,却叙述俨然,一本正经,人与人的冷漠、无秩序的市场、消防意识的淡薄、工程质量的粗糙,言外之意,淋漓尽致。非常喜欢这种冷幽默。

读完杨文,我脑海中出现了我们小区单元外的火灾场景。我们的小区,汽车将小区道路堵得只剩一条单行小道,且只容小车过。任何一幢楼,都有可能发生火灾,报警后,消防车只能停在小区门口,有时,连门口也到不了。对于消防水枪到达不了的高楼,怎么办呢?从技术角度看,我们这座城市,已经有了能伸七八十米高的消防梯,但前提是要进得去。我住小高层,忧心冲冲。

草白的《渡海记》。

历史和现实,地理时空和人文遗迹,这些都和作者的体验一一打通,化为自己有血有肉的文字,这应该是历史文化散文范文式的写作。这一类写作,最重要的,要将自己放进去,不干巴巴转述,但又不是生硬地塞进一些材料片断,而是揉碎再揉碎,自然真实,增加在场感。《渡海记》,让人感觉在看一部时空转换的记录片,干净,简洁,画面感极强。

蔚蓝的《辋川书简》。

作者对王维一定超级喜欢。熟悉大诗人的作品,体味他作品中的意境,将代表诗人的一些特定词汇,一一拾缀起来,塑造了另一个立体的王维。

?

以文学的视角,深度挖掘浙江各地的人文地理历史,这一类文章占主导。

张抗抗的《乌镇的倒影》。

作者虽以小说著名,散文也同样显现着另一种独特的精彩。以木心美术馆为坐标圆点,纵横勾划,站在世界和中国的角度,将木心先生的文学和人生作了全方位勾勒。

钟桂松的《茅盾故居随想》。

作者是茅盾研究专家,在茅盾先生诞辰周年之际,以故居为视点,让我们共享文学大家的人生经历,这其实也是一次很好的文学历练。

茅盾和木心,都是乌镇粗厚文脉结出的丰硕果实,承古今,通中外。一斑而窥全豹,由乌镇,到桐乡,到浙江,我们在为浙江现代文学大家迭出而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深深反思眼下的当代文学,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

陈可乐的《湘师故地道化村》。

湘师是浙江许多读书人的记忆。她让我们想起创办者,教育家陶先知。陶的名言:吃自已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小学时我就将它当作激励自己的名言了。湘师自年建校起,也如浙江大学一样,抗战中免不了颠簸的命运,景宁道化村,就是她的一段珍贵经历。现在,湘师早已并入其他学校,它的原址,也已变成湘湖大片水面中的一处景点了。虽然没有读过湘师,但有湘师毕业的小学老师教过我。我一直不明白的是,湘湖师范学校,为什么有个湘字?去年到萧山采风,才算彻底搞清,原来,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杨时,曾经做过萧山知县,程门立雪的故事中,他就是主角之一。杨时来萧山做知县前,在湖南做官,到萧山后,率百姓筑湖保田,取名湘湖。

姜青青的《蔡襄的最后一战》、金惠春的《耕织图记》,呈现的都是宋代中国的一个个历史片断。

陆建立的《一座城的深度》,一座濒海古镇观海卫,千年历史,人事沧桑,朝夕相处,城的变化,就是历史的文化,文化的变化,城是母亲,城也是王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庇护着她的子民。

?

浙江美丽的山水,不断引发广大作家的深深乡恋乡愁。

马叙的《在塘河上》,袁敏的《紫气东来指南村》,谢鲁渤的《西湘记》,卢文丽的《神龙川一夜听流水》,赖赛飞的《春山如煮》,王寒的《最是天台杜鹃美》,汪群的《谁与你相约》,周天勇的《山樱桃》,孟红娟的《等你严陵坞》,等等,等等,这些作品,都将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qingxzx.com/dqxw/1886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