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清县总工会、德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的德清县第三届“德清工匠”评选活动,经单位、部门推荐和个人自荐申报,资格预审后,由专家组对初审入围人员进行评审,选出20位“德清工匠”候选人,现向全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为年4月22日至年4月27日。若对公示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与县总工会经济发展部联系,电话,传真。
01
刘国仓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从事机械制造工作12年,在国家级核心刊物《轴承》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申报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其中3项已经授权,11项已经到实质性审查阶段,1项刚受理);实用新型专利18项(其中17项已经拿到专利证书,1项刚受理),并主持参与编制了公司大量的企业标准,在公司确立的“节能、降耗”专题子项目、机床夹具优化设计、产品留量优化改进等项目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公司的产品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余万元。年获杭州市第十六届“青工”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年获杭州市总工会颁布的“国仓轴承套圈车削先进操作法”奖;年获公司年度优秀员工奖等。
02
濮伟伟莫霞家居有限公司
从事实木家居研究、设计、生产十余年,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快速成长为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研发人员和技术骨干。潜心研究有关工艺与结构的难题,为解决实木容易收缩变形的问题,研发出“防变形的实木板”;为椅柜等木脚安装更稳固,研发出一种新型“木脚装配结构”,且都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积极开发适用实木制作的“兰卡威”、“悦木”、“莫尼克”等五种不同风格家具,满足市场上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深受市场青睐。至今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外观专利授权项,给公司创造年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曾获德清县第二届“勇克时艰十大杰出职工”荣誉称号。
03
卢大军浙江明贺钢管有限公司
从事钢管加工行业15年,从热轧线班长到车间主任到生产部经理再到质量总监一直以勤恳做事为原则,在本职岗位上,刻苦钻研技术,开发产品新规格,从原先-规格,扩展到83-规格;增加冷拔机组,增加精密管生产;增加精轧线机组,提高产品精密度;改造顶杆水管,节省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改造生产流程,减少天然气、电耗、气耗等高能源及物料消耗。获得“公司年度产品质量进步奖”、“公司年度新产品开发奖”;年获得“浙江富润集团十佳岗位能手”等荣誉。
04
张明强浙江浦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化学配方研究与优化10年,高标准严要求,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年参与国家项目——LNG船用绝热材料高性能化研究,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垄断,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世界仅有两家的可向LNG船提供PVC的厂家,并持续至今;年提高车间产能70%,合格率提升至96%以上;年改造了车间发泡工序的设备,实现了发泡用水的内部循环,用水量降低80%;年至今,升级了PVC泡沫配方和工艺,拿到德清GL船级社的认证证书,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进入风力发电、大飞机、高铁和运动器材等领域,突破了LNG船的局限,同一时期参与的“DJS型超轻多晶丝舰船防火材料研发”也取得重大突破,开始供货。在材料化学领域荣获过全国工商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德清县科学技术局颁发的科技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05
柯翔祥缂丝工坊
从事缂丝织造26年,一直坚持传统缂丝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德清缂丝工坊也成为孤悬浙地的重地。近几年匠人精神的提倡给缂丝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利用自身擅长工笔画的特长,制作高档摹缂名家画,宫扇等艺术品,制作技术和质量得到行业高度认可,研发出深受日本客户喜爱的水波纹缂丝腰带,并将这项技术反哺给缂丝工艺大本营苏州。年参加湖州市宣传部举办的湖州文创展、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蚕桑文化技艺展;年配合央视二套拍摄缂丝专题、配合央视拍摄德清县形象片国际版,与中国美院研究生团队合作开发缂丝首饰,参与本地学校“传统工艺进校园”,点燃他们对传统手工艺兴趣和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06
吴光渔湖州天丰电源有限公司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专业工作24年,组织和实施了《年产10万KVAH高性能锂电池项目》、《4亿瓦时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9亿瓦时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及智能制造车间等技术改造工作,同时参与实施《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汽车锂离子启动电池的极柱连接结构》等7项专利研发,推动新产品的产业转化,使工厂设计产能达到9亿瓦时现代化锂电池生产企业,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余万元。他还是南太湖精英计划创新团队“新能源汽车三元电池总成系统”核心成员,是“创新工作室”技术骨干,是“五小”劳动竞赛积极参与者,解决了锂电电池生产过程中喷涂工艺、水份控制、五金模切等关键性技术工艺问题,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术人员、生产骨干人员和生产管理干部队伍,使公司能力和经验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07
谈敏湖州南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从事金属材料一线研发工作10年,凭借勤思善钻的探索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实干作风,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和扎实的业务能力。他对金属材料特性与技术性能了如指掌,被同事们称为“材料活百科”;他能通过金属材料的色泽和温度准确判断出金属性能,被同事称为“活仪表”。牵头完成了《精密铸造开孔式快干型窄流道叶轮》等升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8项,产品技术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完成使用新型专利《防止铸件缩孔的热节冷却装置》1项。曾获湖州市“金点子”竞赛十佳“金点子”奖;德清县“五小”劳动竞赛优秀项目成果二等奖等。
08
盛娜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科技木产品新品开发14年,工作认真负责,潜精积思,她曾参与省级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与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她负责开发的仿天然黑胡桃系列等几十款新产品提升了企业竞争大,她参与的《一种科技木皮的生产工艺》、《一种重组装饰材的制造方法》工艺技术改进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她参与设计的《一种科技木皮刨切刀》、《一种重组装饰材铁质模具》新工具新模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她研究的“改进深色单板的漂白和降低漂白成本的研究”提高了原材料的使用范围,节约了生产成本,累计每年为公司创造几百万的经济效益。同时,她还参与起草了《重组装饰材》的浙江制造标准。
09
嵇志宏浙江依蕾毛纺织有限公司
从事纺织行业14年,一直秉承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从车间一线员工成长为生产部经理,在公司承担了技术创新与生产管理的重要职责,在生产管理、技能培训、新产品开发、产学研合作、内部协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带领研发的“精梳/2公支山羊绒、桑蚕丝混纺纱线”产品在年、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毛纺纱线类产品名优精品推荐活动精品奖,并在年获得唯一的技术创新奖。此外他主持研发了“超细精纺丝毛纱”等7项省级工业新产品,并参与了公司其他12项省级工业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其中“超细羊驼绒绢丝面料纱”等6项新产品被省科学技术厅列入新产品试制计划,其工艺水平都达到国内领先。至今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创新后盾。作为负责人参与浙江制造“高支精梳山羊绒桑蚕丝混纺针织纱”标准制定,提高了企业的行业地位。
10
周炳华浙江中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染色机研发制造近30年,兢兢业业、勤学苦干,从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牵头完成染色机筒体纵向施焊工艺设计并验证,染色机筒体环向施焊工艺设计并验证,自动埋弧焊机实际应用改造,焊接等应用工装25件(套)的设计制造,染色机筒体对接焊校准液压设备;牵头设计制造染色机前弯管、模压工装设备2套,符合实际需要的简易抛光机,符合实际需要的简易动力装置2套,符合环保要求及车间实际的除尘装置,安装公司门头及门头大字;参与公司已有的54项专利研发工作,1项《浙江制造》产品标准主持制定,4项国家行业标准的主持制定以及3项政府和全国行业协会荣誉的申报认定工作。他用务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获得钟管镇“红色技术标兵”、企业“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
11
陆晨浙江天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牛血清及培养基技术开发、质量管理工作12年,完成各项牛血清检测课题,其中血清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建立及数据收集成为版中国药典新检测标准;摸索出最优的牛病毒检测方法获得专利授权,为新版药典提供依据。他带领团队完成超过三十个课题的成果转化,研究开发了超过十项新产品。除牛血清传统的细胞培养领域外,还拓展了牛血清在体外诊断试剂领域的应用,成功解决超过五家相关用户的产品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等工艺问题。他还主持编写行业内第一本《牛血清技术手册》;与武汉大学共同完成“细胞培养在牛血清效价测定中的应用技术开发”、“牛血清在BHK-21细胞悬浮培养中的效价测评技术开发”两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以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三方合作,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牛血清病毒微生物检测培训班,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连续三年获县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12
霍刚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珍珠化妆品基础研究和开发工作30多年,主持和参与多个重大项目,“珍珠高活性原生多肽修护生长因子(珍珠多肽修护因子)提取与分析技术”项目,荣获浙江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三等奖。申请专利30余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2项。发明专利中,“一种用于美白皮肤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荣获美国专利授权。参与成功起草3项化妆品行业团体标准,成功主导多项项目并应用于产品开发和生产,总计30多个产品被列为省级新产品并通过鉴定,多个项目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家领先水平”。其中《DKK-1蛋白合成促进剂的美白功效研究》等13篇论文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国外期刊中发表,助推珍珠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13
张国军浙江立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制造行业15年,为公司技术难题的攻克、工艺的改进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打造了声誉。他负责建立插板半自动化生产线、插板自动化生产线、碳化硅防弹陶瓷生产线、整体热压复合插板生产线、PE背板生产线,累计年产能余万元;获得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专利5项。承担了全军十三五预研项目“低成本碳化硼陶瓷抗弹应用技术研究”、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熔渗反应烧结碳化硼复相陶瓷制造产业化中试”、省经信委首台套项目“防弹陶瓷复合材料(高端装备核心材料)”,承担完成并验收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27项,获得省科技厅鉴定技术成果15项,其中“碳化硅整体复合抗弹击防弹板”项目获得德清县科技优秀新产品二等奖,“碳化硼碳化硅复相陶瓷及制备方法”获得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三等奖。
14
黄建勇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机电领域内设备的安装、维修及保养工作22年,是公司机械设备维修技术骨干,成功排除各类设备故障余次,大力推动技术改造与创新,完成各类设备技术改造余次,提出的《干燥风机间断降频运行建议》被评选为湖州市十佳合理化建议,发明的《一种专用夹头端盖》获得年湖州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发明的《L型升降导盘电机底座机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累计每年为公司节省成本余万元。已提交了10项申报材料,2项已通过,8项专利正在审核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余万元。近三年参与8项新产品研发,其中PBT纤维、聚乳酸(PLA)纤维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有色无捻加弹丝、双色丝已通过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备案。设计制作多门机修专业技术训练课件,累计培训现场维修及操作员余人次,培养徒弟20名,其中高级工9人。
15
沈权锋浙江五味和食品有限公司
从事糕点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7年,获得第二十届全国焙烤职业技能竞赛“顺南低糖馅料杯”全国月饼技术比赛(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赛金奖、团体赛金奖,国家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省级工业新产品项目3项,项目成果申请发明专利10件(其中授权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部分专利已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积极推动糕点产品质量的提升,2项关于糕点产品质量提升QC项目获得浙江省QC成果二等奖。作为我公司年轻一代,传承并发扬了五味和非遗技艺--“五味和苏式月饼手工制作技艺”,并成为公司”导师带徒”活动的主要导师和考核者之一。
16
陈法荣德清博图丝绸织造有限公司
从事丝绸织造技术开发35年,成功地从竹浆等生物质材料开发出了适用于真丝绸交织交织防霉抗菌用的复合杂化材料,成功的开发了真丝防霉抗菌剂包覆丝,使真丝产品在原料选用上有了较大拓展,凸显了产品的性价比和功能性。带领团队为公司先后获得弹力丝竹云纹绸实用新型专利、丝麻特泡绉实用新型专利,为公司带来可观效益。此外,他还积极摸索丝绸加工设备改造方案,提高了50%设备工作效率,将梭织机改造为剑杆织造,极大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曾获得技术操作能手和县乡镇企业局先进工作者。
17
庞建平德清县兴怡泰工艺品有限公司
从事制扇行业20多年,善于挖掘原材料本身的特征,用于创新,研发出许多复合市场需求的新型创意穿扇,每年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他设计的带头设计的星空系列折扇就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并成功入选“浙江省特色旅游商品”。同时他的制扇技艺也得到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为中国围棋协会以及各省市围棋协会制作穿扇,并深获好评;参加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作品制作,两次斩获全国金奖。除此之外,他也非常热衷于向大众和青年艺人传播制扇文化,他曾多次参与制扇技能现场展示活动,并且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播弘扬扇文化。
18
陈彩佳德清莫干山彩佳茶场
从事茶叶生产34年,是我县茶叶生产的带头人之一。她改造低产茶园、培育茶树良种、改进肥培管理和虫害防控以及升级厂房设备,在茶业的产量和品质上实现了大飞跃。茶场所制的茶叶先后拿到有机产品证书和国家绿色食品茶证书,并多次在国内专业茶叶赛事上斩获殊荣,在第十二届国际名茶评比赛上斩获国际黄芽、红茶两个金奖,实现了我县国际名茶评比零金奖的突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她十分注重品牌建设,她创立的“瑶佳”牌茶叶于9年被评为湖州市注明商标,获市名牌产品证书。年她创办了我县第一家茶旅结合的休闲山庄——莫干茶苑山庄,通过与上海、江苏、嘉兴等旅游公司合作,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前来品尝赏景,在提高茶场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助推了当地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她本人也因此获得我县第一届美丽乡村领军荣誉。
19
杨月明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从事职业技术教育24年,曾获得市中职专业教师技能大赛车工一等奖、钳工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省市级比赛多次获奖;主编钳工技术专业教材3本,其中《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被教育部评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参编教材2本;课题及论文12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优秀技改项目3项。作为在县总工会技术服务队钳工组组长,为一物流企业试制自动钻攻设备样机取得成功,产业化后节省人工成本5倍以上;试制圆桶箍卷边成型机成功,每台设备为企业节省成本3万余元;针对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集成研发成功,每台节约成本15万元以上,为学校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建设普及创造了条件;依托省级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发制作加工制造类教学视频个。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省中职教育名师、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称号。
20
沈勤峰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从事职业技术教育18年,行业大赛中获得全国特金奖2项,省市金奖2项,大世界基尼斯记录1项,中国名宴称号1项。辅导徒弟(学生)在国际、国家、省市技能大赛获奖近余次,其中在行业国际大赛获奖4项,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奖17项;教学业务获国家、省市奖近80余次。主持、执笔省级课题6项,其中《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中职烹饪专业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获省一等奖;主编、参编教材13本,其中出版教材10本。依托大师工作室,为当地宾馆餐饮企业服务流程优化改造,从原先的餐具中杯花改为盘花,减去复杂耗时的折花,降低了员工工作量,减少了用工成本等,同时参与当地餐饮企业研发包装食品十余道,为企业创利数十万元。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技术能手、德清县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